所思在远
点点水珠,倒映在粉色水面的面容被层层波澜扭曲得如同罗刹恶鬼。
。
冯云景回了房,拿出药箱,脱去外衣,肩上皮肉绽开,好在不算深。她拿出药,先倒了半瓶在伤处,剧烈的疼痛袭来,她咬着手掌,不敢发出太大的声音。
待疼痛平息几分,将带有药膏的纱布覆在伤口,汗水汇成一线,缓缓从她颈处流至缠着层层白布的胸前。
湿发缕缕,半睁的眼望向窗外已然枯败的兰草,伤口的疼痛让她思绪混乱。这药,比绪芝师兄的还是差的太多,也不知,绪芝师兄在点苍州还好么?
点苍州,礼水城。
上官珏与赵绪芝在此地已呆了两月有余,镇中疫者由一开始的浩浩泱泱到现在,大致没了新的病人。
镇上最大的医铺特地给他们辟开了一块隔断的场地,供他们诊治病患所用。
赵绪芝用清洗过的棉布蒙着口鼻,将新抓的药倒入药罐中,煎药的罐子依次摆开,多达几十。大堂地上躺满了病患,哀叫不绝。他端着碗,从病患中狭窄的小道而过,药房内,上官珏正埋头写着药方。
“师父,喝点水。”赵绪芝将碗放下,“您已经两天没合眼了。”他脸上倦意深重,“好。”上官珏一口饮尽,用袖子擦擦嘴角,复而挥笔。
“这是针对重症新出的方子,你按上头所写,每日煎两服。”上官珏几乎腾不开手,指了指右前方。
“是。”赵绪芝拿起药方,按上头所写,抓了几帖,转身出了药房。
“小大夫,我身上好疼啊!”躺在门口的病患抓住他的脚腕,因病情溃烂的皮肤散发出一股恶臭,赵绪芝弯下腰,生生扯开他的手,漠然直白:“你生病了,当然疼。”而后丝毫没有拖泥带水,离开了大堂。
房内的上官珏瞧见这一幕,本就沉重的身体一下变得更沉了,摇头轻叹。
重症的病人又另住在侧间,喝下新药后,大部分的病人症状减轻。又一日辰时,赵绪芝端着新煎的药,还没进门,凄厉的哭声从中传出。
他撩开帘子,地上坐着一个头发散乱的妇人,正紧紧抱着怀中瘦弱的小人。这对母子同时染上冬疫,母亲喝过药后好转许多,但才九岁的孩子却不见好,昨夜发热了一整夜,今早没能见到新升的朝阳。
赵绪芝将药依次分给其余人,走到他们面前,“各人生死有命,不如早些安葬了他。”
“小大夫,你这话说得容易。”枯草般的发间,露出一双血丝密布的泪眼,“若你珍重爱惜之人也与你阴阳两隔,你还能那么轻巧?!”
“绝无可能。”赵绪芝回答。
“哈哈,死是那么容易。活着才是生不如死啊。”妇人抱起小小的尸首,游魂一般离开了医铺。
冯云景的信于黄昏送来,赵绪芝在哀嚎声,药汁沸腾声中勉强寻到空档,仔细将信读完。
夜里城官集中将病死的尸首拖去城外火化,载着棺材的马车从医铺经过,每口棺材旁总有一两人披衰戴草,打着白纸灯笼,时不时拭去脸上泪水。
逝者们的棺木汇成了一条划分生死并显目的河流,自此而去,永不回返。
“绪芝。”上官珏从里间走出,白日小憩了半个时辰,精神头好了不少。
赵绪芝将信折好收进胸前,有了许久不见的笑容:“师父。”
上官珏看到他的笑,一面觉得他不被糟糕的冬疫惨状影响,心性坚定,一面又觉得他对这些无辜受难的人从来毫无同情。
他挑起竹帘,送葬的队伍就在不远外:“你看着他们,心中有何感想?”
“众生皆苦。”赵绪芝随口道。
“你明白他们为何而苦么?”上官珏道,“天灾,人祸,都是苦。”
“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