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废章勿点
为西爨与东爨之地。[13]

    隋唐宋时期

    主词条:南诏国、大理国

    隋代消除割据势力,云南重新置于中央政府的直接统治之下,唐初继之,基本上恢复了汉晋时期的郡县规模。隋开皇十七年597年,复开南中,仍置南宁州,领羁縻数十州,后又领于益州都督府。

    唐武德元年618年,设南宁州,后改为南宁都督府;武德七年624年,设雟州都督府;贞观六年632年,复置戎州都督府;麟德五年664年,设姚州都督府。[12]在云南建立了一大批羁縻府州,唐朝未能在云南实行屯垦戍边的政策。唐朝主要采用羁縻政策,依靠当地的酋长夷帅建立统治。[14]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

    开元二十六年738年,洱海地区的蒙舍诏部落首领、皮罗阁兼并五诏,建立南诏国,被唐朝赐名“归义”,皮罗阁封为云南王,南诏时期的疆域东接贵州,西抵伊洛瓦底江,南达西双版纳,北接大渡河;东南界今越南,西南界今缅甸;西北与吐蕃为邻,东北与戎州相望的广阔疆域。南诏内修制度,筑拓东城。次年建都太和城。天宝元年742年,置戎州督羁縻三十六州。天宝九年750年,南诏占领云南全境,称臣吐蕃,僭国号曰大蒙。

    唐朝对南诏占据爨地十分不满,双方发生争执与冲突。唐朝调动大军先后在泸南和西洱河地区对南诏发动了两次大的征讨,结果惨遭失败。贞元十年794年,唐朝与南诏在点苍山结盟,南诏背弃吐蕃回归唐朝。唐朝以南诏为“云南安抚使司”,由剑南西川节度使兼任“云南安抚使”。[14]

    南诏建立后,大规模移民,把20余万户白蛮迁至永昌地区,把乌蛮自山林深谷迁至西爨故地。[12]

    879年,郑买嗣杀南诏王建大长和。光化四年901年,郑买嗣夺位,自立为王,改国号大长和。后唐天成三年928年,杨干贞建大义宁。后晋天福二年937年,段思平联络三十七部灭大义宁国,建立大理国政权。大理国政权基本上承袭了南诏以来的疆界,行政区划设有八府、四郡、三十七部,实行封建农奴制专政。大理国政权在云南的统治基本与中原的宋朝相始终。大理王向宋朝称臣纳贡,其首领先后被宋朝封为云南八国郡王、大理王等,并成为南宋王朝抵御蒙古贵族西部战线的助手。大理国政权始终保持着对宋王朝的臣属关系。

    元明时期

    元朝

    1253年,忽必烈率大军乘革囊渡金沙入云南,灭大理国,1260年,设“大理国总管”。1276年,忽必烈选派赛典赤·赡思丁来云南建立云南行省,任赛典赤为“云南行中书省平章政事”,省会中庆路昆明,清查户口,编定赋役,自此昆明取代大理成为云南的政治中心,云南完全纳入了元朝的统一治理范围,“云南”一名便正式作为行省一级的机构出现在历史上。[12]此后元朝封也先贴木儿为云南王,1290年封皇孙甘麻剌为梁王,云南王镇大理,梁王管辖全省,云南实际上存着行省与诸王府两套政权。

    元王朝在云南行省之下设置路、府、州、县等各级行政机构。除“蛮夷”聚居的地区实行土官制度宣慰司、宣抚司、土知州等而外,基本上实行和内地一样的行政区划和政治制度。至元二十年1283年,开始在云南建立军事屯田,军事屯田的任务主要由蒙古、色目、契丹等民族组成的军队承担。[14]

    蒙古、回回移民入滇,即将制炮术、采矿术、医药、天文历法等一些先进知识随同带入。[16]伊斯兰教在云南进入空前发展时期。回回人亦与当地人进行通婚和融合。[12]元代以前迁入云南的汉族移民,主要聚居在郡县治地。[15]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

    明朝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女大学生和她的男人们简介 >女大学生和她的男人们目录 > 废章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