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前章勿点
共发现近400处。[8]从云南出土遗址的自然环境看,有河湖台地、湖滨地区的贝丘遗址和洞穴遗址3种人类居住选址的类型。[7]
夏商周时期
夏、商时期,云南属中国九州之一的梁州。
秦汉时期
主词条:滇国
先秦时期,云南是着名的驯马产地[9]。“昆明”人主要分布于滇西地区,而月氏系统的“叟”人则更多地分布于滇中甚至更为东部的地区。[10]云南主要有哀牢、昆明、滇等族。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
前3世纪,楚国大将庄蹻进入滇池地区,建立滇国[11]。汉初时期,云南族群众多,且经济形态有农耕和游牧,发展水平不一。[12]
秦统一中国后,修“五尺道”,在云南派官“置吏”,标志着中央王朝对云南正式统治的开始。[12]
汉元封二年前109年,西汉武帝时期,开西南夷,滇王降,赐滇王王印,设益州郡,领县27个。王莽时期,南中地区发生动乱,王莽派大军十万,经过十多年的征讨,平定动乱。王莽任命文齐为益州太守。
东汉在今保山设永昌郡,亦属益州部,对云南的统治进一步深入,中国在云南西部地区的疆域已大体奠定。[13]中央王朝继续向云南移民,到东汉末年,汉族移民已在云南形成巨大势力。为控制汉族移民,边郡官员在移民中选拔和培植一批“豪族大姓”。中平元年184年黄巾起义爆发,云南大姓聚众称雄,割据一方。
魏晋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今云南、贵州和四川西南部被称为“南中”。三国时南中部分奴隶主贵族据地自雄,诸葛亮率大军渡泸,平定南中,并调整郡县建置。
晋朝泰始七年271年,改置宁州。太康三年282年,复省入益州,置南夷校尉。太安二年303年,复置宁州。东晋咸和八年333年,李雄派李寿率兵攻占南中,李寿被封为“建宁王”,爨琛为交州刺史。咸康四年338年,分置安州。咸康五年339年,爨琛降晋,晋王朝封爨琛为宁州刺史,并承认其世袭地位,从此汉族豪族爨氏统治云南400年。[14]
汉晋时期,有较多的移民进入云南,所形成的小聚居区,主要在郡县治地与交通沿线。[15]这时云南广泛使用铁器,实行移民屯田,滇中、滇东北等地出现了新的封建生产关系的因素。
南北朝,梁大同年间,改置南宁诸州,承圣末年,云南成为西爨与东爨之地。[13]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
隋唐宋时期
主词条:南诏国、大理国
隋代消除割据势力,云南重新置于中央政府的直接统治之下,唐初继之,基本上恢复了汉晋时期的郡县规模。隋开皇十七年597年,复开南中,仍置南宁州,领羁縻数十州,后又领于益州都督府。
唐武德元年618年,设南宁州,后改为南宁都督府;武德七年624年,设雟州都督府;贞观六年632年,复置戎州都督府;麟德五年664年,设姚州都督府。[12]在云南建立了一大批羁縻府州,唐朝未能在云南实行屯垦戍边的政策。唐朝主要采用羁縻政策,依靠当地的酋长夷帅建立统治。[14]
开元二十六年738年,洱海地区的蒙舍诏部落首领、皮罗阁兼并五诏,建立南诏国,被唐朝赐名“归义”,皮罗阁封为云南王,南诏时期的疆域东接贵州,西抵伊洛瓦底江,南达西双版纳,北接大渡河;东南界今越南,西南界今缅甸;西北与吐蕃为邻,东北与戎州相望的广阔疆域。南诏内修制度,筑拓东城。次年建都太和城。天宝元年742年,置戎州督羁縻三十六州。天宝九年750年,南诏占领云南全境,称臣吐蕃,僭国号曰大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