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2章 买票
    陈青心里其实也有观察宁晋川的想法。

    现在给宁晋川做事也能观察到宁晋川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以后说不定真能做“租书”的生意。

    “大哥,你是做什么生意的呀?”陈青问道。

    宁晋川指了指身旁的编织袋:“套圈圈的,现在没有人做这个生意,只有我一个人做。”

    “一天能赚一二十块。”

    听到一天能赚一二十块,陈青有些难以置信,震惊的看着宁晋川:“大哥,真的假的?能赚这么多钱。”

    宁晋川把袋子打开:“这生意其实很好做,现在能赚这么多钱,那是因为没有人跟我抢生意。”

    “长则半个月,短则天,估计就会有人跟风。”

    “抢生意的人多了,肯定也就不怎么赚钱了。”

    这一点宁晋川还是想的很清楚的。

    有头脑的又不是只有自己一个人,其他人知道这个生意,肯定也会算自己的利润。

    套圈圈的利润几乎是透明的。

    他们只要蹲在边上看一天,把所有销售情况、中奖情况记录下来,读了小学的人都能算出一天可以赚多少钱。

    别人知道这生意一天能赚一二十块钱,肯定会想着,就算自己赚不到二十,赚块也可以,加上套圈圈几乎没成本,入行门槛直接被拉到了最低。

    陈青从袋子里拿出一个圈圈和一个竹筒:“就靠这个东西赚钱?谁卖这个啊?”

    现在的聪明人很多,但还没有那种形成体系的商业思维。

    这就好像一些基础的科学定律,在提出这个定律的人出现之前,也有很多聪明人,他们一样没想到,但只要这个定律提出来了,后来的人,只要是正常智商水平,就能掌握这些定律。

    宁晋川有上一世很多县城的商业思维,这就给他提供了很大的优势。

    就算遇到那种智商比自己高的,在做生意方面他们也不一定能比得过自己。

    宁晋川把套圈圈的规则简单说了一遍。

    陈青听完后,一拍大腿:“这不就是变相的赌博吗!”

    “所有人都想中大奖赢钱。”

    “大哥,这是你自己想出来的?”

    宁晋川还真没有脸皮直接承认,毕竟这一门生意,真不是他想的:“算是吧!”

    “其实这种游戏很早之前就有了,类似的游戏有投壶,战国时就在玩了,我只是稍微改了一下。”

    陈青疑惑的问道:“投壶是什么?”

    宁晋川被问的一愣,随即也反应过来。

    这个年代没有网络,所以很多信息传播速度非常慢,只能依靠口口相传,或看书。

    后来有网络,一个小学毕业的人在农村种田,没事的时候刷手机,他们也能汲取到大量碎片知识。

    还有影视剧里面,也会拍很多东西出来,只要有一个达官贵人玩投壶的镜头,看过这个影视剧的人就会知道,古代有投壶,投壶大概是怎么玩的。

    现在没有网络、很少有人能看电视,大家就没有办法通过这两个途径提取知识。

    也就导致很多在后来只是常识的东西,在这个时代,很多人都不知道。

    又比如“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这一句诗,很多人并不是读书学来的,而是看电视或在网络上学来。

    宁晋川把投壶游戏也解释了一下。

    陈青忍不住赞叹了一句:“大哥,没想到你还是一个文化人,懂得这么多。”

    也不怪陈青会这么感慨。

    现在有文化的人基本都不会出来做生意,全都在端“铁饭碗”,偶尔有一两个下海经商的,“文化人”下海经商,基本要等到1982年到1984年才开始出现规模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八零:妻女天天炫肉,无赖前妻悔又馋简介 >八零:妻女天天炫肉,无赖前妻悔又馋目录 > 第12章 买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