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真金不怕火炼,改过的心
姜照雪抬手,将皇榜呈上,“我来履行承诺,关于这起军粮账册案,有几个疑点,需要面圣。”
曹盛定定的看了姜照雪一眼,颇有些诧异。
印象中,这位姜世子素来都是轻浮浪荡,何时有过这般沉稳的气度?
曹盛迟疑片刻,终是侧身让路:“陛下正在批阅奏折,世子请随咱家来。”
姜照雪微微颔首,抬步跟上。身后,姜肃欲言又止,最终沉默起身,紧跟在后面随行。
御书房内,龙涎香袅袅。
曹盛领着人入内,躬身禀告道:“陛下,姜世子求见。”
“宣!”
帝王声音自九重御阶上传来,如碎玉落冰,辩不出喜怒。
紧接着,姜照雪和姜肃入内,金砖映着晨光,晃得人眼前微眩。
她垂眸敛息,余光却将殿内的情形尽收眼底——
除了高坐上的皇帝,两侧分别还站着两位紫袍大臣,一位鬓角斑白,面容严肃;另一位则眉间带煞,正用探究的目光打量着她。
姜照雪稳步上前,双手将皇榜高举过头顶:“臣姜枫,前来复命!”
萧珩接过皇榜,目光在她身上驻留片刻,轻笑了声:“姜卿今日,倒是格外稳重。”
这话说的姜肃心里一紧,忙下意识的就朝着姜照雪看过去。
与此同时,另外两位大臣的目光也都落在她身上。
姜照雪见状,不慌不忙的起身,唇角勾起一抹自嘲的弧度:
“陛下明鉴,臣往日荒唐,全因胸无大志。如今事关家族存亡。”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两位紫袍大臣,“臣就是再混账,也该知道轻重了。”
说完,他抬手整了整衣冠,又道:“臣前日醉酒摔下马,险些丢了性命,醒来后突然想通了许多事。”
“哦?”听到这儿,萧珩来了几分兴趣。
“姜世子想到了什么?”
姜照雪拱手,朝着年轻的帝王深深一揖,“只是突然明白,与其醉生梦死,不如……为君分忧!”
说完,她抬起头,目光直视着萧珩。
这时,那位鬓角斑白的大臣拢着手,嘲讽道:“世子此言差矣,都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前日还是在醉仙居打翻酒坛的纨绔,今日竟成了忧国忧民的栋梁?莫不是落马摔出了失魂症,连自己姓甚名谁都忘了!”
说罢与鬓角斑白的同僚相视一笑,殿内空气瞬间凝出冰碴。
“沈大人!”姜肃闻言上前一步,沉声道,“犬子虽然往日里荒唐,但自幼熟读圣贤书,不过是少年心性未定,如今国难当头,幡然醒悟有何不可?”
说完,他转头朝着萧珩重重跪下,“陛下,老臣愿以项上人头担保,枫儿此番确实是真心悔过!”
斑白鬓角的老臣已嗤笑出声:“国公爷护犊心切可以理解,只是朝堂之上,岂容装疯卖傻的跳梁小丑?”
“你……”姜肃愤怒的盯着对方,一时无言以对。
“呵!”
就在这时,空气中突然传来一声嗤笑。
姜照雪漫不经心地抚过腰间玉佩,尾音拖着三分散漫:“沈大人这话,倒叫臣想起前日在醉仙居的见闻。”
她忽而抬眸,眼底淬着冷光,“醉仙居二楼雅间里,有位两鬓霜白的大人搂着歌姬,拍着桌子痛骂‘纨绔误国’,当时臣还好奇,这等忧国忧民的好官,怎会在风月场里指点江山?”
“如今看来,倒是臣孤陋寡闻了——原来满嘴仁义道德的栋梁,都是这般表里如一?”
两位紫袍大臣齐齐怔住,不可思议的盯着姜照雪,似没料到,那个往日里文墨不通的纨绔,什么时候变得这般能说会道,伶牙俐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