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章 人在江湖
    海国浮沉,棠棣合欢。

    琼宵独醉,环顾香江如画。

    氤烟飘浮升腾,平流雾向东边漫漫涨涌弥漫海面,横亘在天海界线,往更远处蜿蜒伸展。

    九龙塘及新界大围之间,有一座由熔岩形成但不足五百米的精神高地,巍峨狮子山端坐于一条共同血脉原点,面向九龙西边,谱写香江不朽名句,见证港岛风云变幻。

    近百年来,这片土地被割让、被占领、被殖民、被迫成为自由港。

    在经过开埠经商、移山填海、以无数血泪肉身造就洗净铅华,逐渐成为一颗耀眼东方明珠。

    北角大厦高楼饱经风雨,货柜船由鲤鱼门驶入维港,筲箕湾随之映入眼帘。市区空域狭小启德机场附近,“三不管”九龙城寨五毒俱全,妓院烟馆林立,赌档不分昼夜,无牌牙医盛行,更是帮派盘踞大本营。

    五十年代,“五亿探长”吕乐暗中建立黑帮相关贪污机制,“警察管黑帮,黑帮管治安”已然成为常态。

    七十年代,经济起飞迅猛,本地繁荣的夜场、赌场、色情行业等领域,成为黑社会实现利益分水区。

    八十年代,黑帮组织随着社会发展不断演化,黑恶势力在各行各业就像是细菌一样,几乎是无孔不入的渗透。

    和合图、忠义会、洪兴社、东英社都是声名在外的大帮会,而在无数帮派扎堆的港岛,人员不足三千的和字头义堂却独树一帜。

    四十年代,和义堂在西环三角码头成立,由一群搬运工、人力车夫、联合附近牛房屠夫和市场小贩组成,帮派自力更生,始终偏居于港岛西面与世无争。

    处在动荡年代的香港,无数江湖儿女前赴后继,能在弹丸之地傲视群雄登上巅峰,一定有过人本领。

    和义堂现任坐馆刘锦嵘,花名牛嵘。

    这男人一介杀牛房屠夫出身,性格剽悍勇猛,脾气极臭,他曾为社团杀出血路打遍港岛西区,最嚣张时期无人能与之抗衡。之后,牛嵘又在几大字头围攻环伺下杀出重围称霸西环,为一向不起眼的和义堂逆天改命,以拳脚开辟出一片天地傲立本港。

    八十年前至今,和义堂的主要势力范围是上环和西环。位处西环的三角码头向来都是车水马龙,众多苦力聚集于此,孕育出无数江湖豪杰名震香江。

    而西环尾一直是和义堂根据地,不少在码头工作的苦力和附近咸鱼档的工作人员都是和义堂门生,欲望蔓延罪恶丛生,也自然就有不少“海鲜档”和粉档出现,且都由和义堂牢牢掌控。

    而在很早之前,三角码头最主要收入就是毒品。

    毒品交易在本埠源远流长,几乎都经由水路进入香港,也是在此处上岸接驳,且三角码头的毒品可以说是全港最低价,足以吸引整个港岛的拆家和道友来此交易,和义堂稳坐钓鱼台,更是借机大捞特捞。

    十二月的香港,气温已经逐渐降至七度,海风凛冽,却吹不开层层白雾。

    几日前,油麻地白加士街一楼凤惨遭杀害,腹部连中三刀毙命,起初两凶手只是劫财劫色,因恐被认出继而杀人灭口,其后两人狂斩死者二十二刀,至今未被警方抓获。

    一时间,各类欢场女郎人人自危,恐惨遭毒手。

    午后,身材高大的长发男人推门而入,领着三个身材窈窕的小姐走到办公桌前。

    “耀扬哥,这几个是刚从富丽华过来的。”

    老板椅上的男人缓缓转过身来,逆着光,几缕挑染金发遮挡住他微睁的凌厉眼神,铂金古巴链横陈在笔挺锁骨处,敞开的衬衣领口能看到他健壮的胸肌。

    雷耀扬上下扫视了办公桌对面的女人几眼,但似乎是兴趣不大的样子。

    男人慢悠悠,从绿色软烟盒中抽出一支棕色的细长ore雪茄衔在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安非他命( 1V1 黑道)简介 >安非他命( 1V1 黑道)目录 > 第1章 人在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