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44章 黑色迷墙(微H)
    十月《财富》杂志封面,一位青年手持望远镜站在船舷,大英帝国米字旗飘荡在左侧,晚霞勾勒维港剪影,右侧配上黑红色醒目字体:“the

    death

    of

    hongkong”专题报道,是本月报档最抢手期刊。

    文章开门见山大胆预测:九七回归之后,国际金融中心会就此失去国际性,特首、民选议员都会被钦点,朋党资本主义将变为常态化,大陆军队将会勾结本土三合会组织上街巡逻,审查制度将会严重影响媒体行业,言论自由将不复存在…

    西方媒体无所不用其极,制造九七大限将至恐慌,唱衰香港虽生犹死。

    大陆意在去殖民化,九十年代起亦有此趋势,红色企业不断涌入恒指,股市蓬勃,两年前首次破百万。

    回望一九七三年港岛最严重股灾历时一年零九个月,当时数以万计股民家破人亡,还留下一堆疯疯傻傻仍不屈服和命运对赌,青山精神病院也被调侃说在内设有证券交易所,专为炒股发疯人士量身打造。

    而在九七到来之前,寸土寸金弹丸之地房价已经经历十多年连续上涨,街坊邻里亲朋同事之间,讨论最多话题莫过于“炒楼花”。

    大家不谈工作不谈生活,只想知道哪里新开楼盘能大赚一笔,最夸张时,排队购房队伍经常绵延数公里,购买在建房屋优先权,又将房屋加价转手。

    主流舆论则是一致看好本埠楼市,快进快出新型投资手段,就像是进行全民造富运动,完完全全资本家把戏,炒房热潮将房价越推越高,同时也逐渐将港岛经济推向深渊。

    而移民潮从一九八四年《中英联合声明》签署开始,从未有减弱趋势,回归将近,bno护照签发量在去年达到顶峰。

    不知谁还会记得,八七年人头马洋酒广告词:

    “香港几好都有!我点舍得走?”

    纵使那边厢许冠杰高唱:“实在极不愿,移民外国做二等公民…”

    可最终也挽留不了普罗大众拿上行囊,争先恐后抛下故土登上客机远走高飞。

    就算前路再迷茫,日子还是要过,地球也不会因为小小一个地方改变政治格局不再转动。

    既定事实难以转圜,但保持现状依旧是大部分人心中所求。

    年轻人大都奉行及时行乐,追逐发达梦是时代洪流下最质朴愿景。

    黄金年代香港,娱乐文化疯狂输出席卷全亚洲,东方好莱坞享誉国际,大家深信,未来发展也只需继续重复过去套路,财源滚滚轻而易举。

    譬如音乐,纵使黄家驹高喊香港没有音乐圈只有娱乐圈,本土创作依旧无人在意,套用隔壁东瀛热门曲目,重新填词请来当红歌星翻唱,便可火遍街头巷尾名利双收。

    又譬如电影,剧本加上拍摄最快几天就能完成,演艺明星一天跑十几个剧组再平常不过,管你内容质量好坏,工业化包装后投入影院,数月内又变成盗版光碟流通市面再赚一笔。

    急功近利香港地,大家都是出来揾食,捞多捞少各凭本事,相信仰赖红港昔日荣光,东方明珠依旧会闪耀香江。

    落霞带着最后一点光亮沉没在海面,将娱乐至上小岛笼于一片凄艳晚景中,浮映城市变迁人生百态。

    醉眼看世界,灯饰夜景,千盏霓虹,舞女袅娜身姿闪亮晚装,处处还是盛世繁华梦。

    旺角至砵兰街一带,欢场林立,脂粉飘香,展现殖民地城市另一面勃勃朝气。

    流莺搔首弄姿沿街飘散,环肥燕瘦各有特色,胸脯大腿刺激男人大脑神经元,如星火般撩动荷尔蒙,引来天南地北嫖客上前问价。

    繁荣盛世销金窝,烟花地起落能度量城市兴衰指标,来者都要及时行乐,雄性生物亟需释放廉价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安非他命( 1V1 黑道)简介 >安非他命( 1V1 黑道)目录 > 第44章 黑色迷墙(微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