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刘备虽然对庞统的才华有所了解,但他同时也对他的为人有所顾虑。庞统锋芒毕露,行事果断,容易锋芒太盛,恃才傲物。

    在刘备犹豫不决之际,诸葛亮来信,信中只写了四个字:士元可用。

    这四个字,简短有力,却包含了诸葛亮对庞统的认可和信任。

    刘备这才放下心来,任命庞统为军师,与自己一同入蜀。

    庞统跟随刘备进入西川后,献上、中、下三策,为刘备指明攻取西川的路线。

    上策,直接攻打成都,速度最快,但风险也最大;下策,慢慢围困,稳扎稳打,但耗时最长;中策,偷袭涪城,击杀刘璋,则可迅速控制西川。

    庞统分析了各种方案的利弊,并详细地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他的分析透彻,见解独到,让刘备对他的才华更加敬佩。

    刘备最终选择了中策,因为他认为,中策既能快速取胜,又能减少伤亡。

    庞统也随即率军攻打涪城。涪城是西川的战略要地,攻占涪城,就能为攻打成都奠定基础。

    然而,庞统却急于立功,没有认真执行既定的策略,反而急于求成。他催促刘备加快攻城速度,导致军队冒进,最终中了刘璋军的埋伏。

    落凤坡的悲剧

    在涪城附近的落凤坡,庞统遭遇了刘璋军的伏击,身中数箭,不幸身亡,年仅三十六岁。

    落凤坡,地势险要,两旁山峰陡峭,中间是一条狭窄的道路。刘璋军事先在这里埋伏了大量兵马,准备对刘备军进行突袭。

    庞统骑着战马,走在队伍的最前面,他意气风发,雄心勃勃。然而,他万万没想到,这里会成为他的葬身之地。

    当刘备军进入伏击圈后,刘璋军万箭齐发,箭如雨下,顿时血流成河。庞统的战马被射中,倒地不起。庞统也被数支箭矢射中,倒在了地上。

    一代奇才,就这样陨落于沙场之上。

    刘备痛失军师,悲痛欲绝,他抱着庞统的遗体,失声痛哭。

    呜呼,庞士元!吾之不德,累汝身死!刘备仰天长啸,表达着内心的悲痛与惋惜。他后悔自己没有及时阻止庞统的冒进,也为失去一位良才而感到惋惜。

    庞统的死,是蜀汉的一大损失,也是诸葛亮与庞统之间争斗的一个转折点。

    阴谋论的暗涌

    关于庞统的死,民间流传着许多说法,其中一种说法认为,这是诸葛亮暗中设计的结果。

    这种说法认为,诸葛亮担心庞统功高震主,威胁到自己在蜀汉的地位,所以故意提醒刘备防凤雏争功,但刘备并未领会其意。

    诸葛亮在信中只说了士元可用,既表现了对庞统的认可,又暗中提醒刘备要谨慎。这是一种非常高明的策略,既能表达自己的观点,又能避免直接的冲突。

    这种说法虽然缺乏证据,但却反映了人们对诸葛亮与庞统之间关系的猜测。人们认为,他们之间既是合作者,又是竞争者,他们之间的关系充满了复杂性。

    夜观星象,风起云涌

    庞统死后,怨气冲天,化为阴魂,在夜间扰乱诸葛亮的思绪。

    诸葛亮夜观星象,预测天下大势,却屡屡受到庞统阴魂的干扰,无法静心。

    诸葛亮夜观天象,是为了观察天象的变化,预测天气的变化,从而为战争和农业生产提供依据。

    庞统的阴魂,时而化作清风,吹灭烛火,让诸葛亮陷入黑暗;时而发出怪声,惊扰诸葛亮的睡眠,让他无法安心休息;时而幻化成各种影像,迷惑诸葛亮的视线,干扰他的判断。

    诸葛亮不得不分出心神,来对付这无形的干扰。他知道,这是庞统的怨念在作祟,但他无力阻止。

    庞统死后,阴魂不散,他对诸葛亮充满了怨恨。他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宿命的对决:七星灭落凤死简介 >宿命的对决:七星灭落凤死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