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影消失在云霭之间。
12
碎玉重生
是夜,京城皇宫的藏书阁内,新皇正在翻阅古籍。烛火摇曳间,一本尘封已久的典籍自动翻开,泛黄的纸页上,赫然夹着一缕白发,旁边还有一..
新皇指尖轻触那缕白发,忽闻窗外传来清越的玉磬之声,恍惚间似有女子的叹息随风而来。他合上典籍,命人取来宫廷旧档,在堆积如山的文书中,翻出了一卷前朝的《女诫》修订本——墨迹未干的批注里,女子亦可治国安邦的字句,与他近日推行的新政不谋而合。
三日之后,京城街头贴出皇榜:朝廷将在太学旁设立明玥书院,广纳天下女子入学。消息传开,无数绣楼闺阁中的少女偷偷取下缠足布,捧着父兄的书卷奔向书院。有人看见,书院奠基那日,一位白发老妪混在人群中,浑浊的眼中泛起泪光。当她转身离去时,袖中滑落的翡翠碎屑,正巧嵌入基石缝隙,与泥土融为一体。
十年后,边疆传来捷报,一位女将军率部击退外敌。庆功宴上,皇帝当众赐下凤纹玉佩,问她想要何奖赏。女将军解下战甲,指着宫墙外的万家灯火:臣愿陛下废除女子不得为官的旧例,让天下女子都能在自己选择的路上,踏出铿锵之声。
当夜,皇帝独坐御书房,将珍藏的《明玥传》放在案头。月光透过窗棂,在自由二字上投下斑驳光影。他提起朱笔,在史册空白处写下:自此,宫墙内外,皆有凤吟。
13
凤阙新眸
百年之后,史官在编纂《通史》时,于野史轶闻中发现了半阙残词:凤阙巍巍锁春秋,碎玉无声埋旧愁。若问此生何所愿,且教天地换新眸。墨迹早已褪色,却依然能让人感受到,那个在历史长河中掀起惊涛骇浪的女子,跨越时空的灼灼锋芒。
岁月更迭,明玥书院的青瓦上积了又化的雪,送走一批又一批女学子。不知从何时起,书院后山的断崖处,生出一株奇异的牡丹,每到花期,花瓣呈现出翡翠般的色泽,即便狂风骤雨,也始终向着阳光盛放。
有一年大旱,方圆百里的作物皆枯,唯有这株牡丹依旧亭亭玉立。当地百姓传言,是那位传奇太后显灵庇佑。于是,每到春祭,书院的学子们便会结队前来,在花下诵读诗书,诉说志向。
在遥远的异国商船上,一位异国商人偶然间得到一本破旧的《明玥传》。书中的故事让他大为震撼,回到家乡后,他将其翻译成当地文字,竟引发了一场关于女性地位的思潮。多年后,他的女儿成为了该国第一位女外交官,在出使大胤时,特意来到明玥书院,抚摸着斑驳的石碑,感慨道:原来勇气与智慧,真的能跨越山海,照亮无数人的前路。
14
残玉诉传奇
大胤历三百载,皇家博物馆展出了一批珍贵文物,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三枚用金丝缀连的翡翠残片,旁边的展牌上写着:此物见证了一位女子挣脱命运枷锁的传奇,也开启了一个时代的变革。参观者络绎不绝,有人凝视残玉潸然泪下,有人若有所思频频点头,更多的是年轻女子们,眼中闪烁着憧憬与希望。
某个深夜,博物馆的守夜人恍惚看见一位身着素衣的女子,立在展柜前久久凝视翡翠。待他揉了揉眼睛再看,只剩月光静静地洒在展台上,三枚残玉在微光中泛着温润的光泽,仿佛在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以及一个永远不会被遗忘的名字——明玥。
千年光阴如白驹过隙,大胤王朝早已湮灭在历史长河中,可关于明玥太后的传说,却在民间历久弥新。在说书人口中,在戏文唱段里,在孩童传唱的童谣
某个暴雨倾盆的夜晚,现代都市的一间旧书店被雷电击中,燃起熊熊大火。消防员奋力扑救后,在废墟中发现一本未被烧毁的古籍,泛黄的封面上赫然写着《明玥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