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太行初临
老人摇摇头:"去年大旱,庄稼歉收。今年春上,保安团又来征粮"他说着突然压低声音,"老总,你们要小心,西边三十里的马家堡驻着民团一个营,东边二十里的青石镇有国军一个连"
李云龙点点头:"多谢老乡提醒。我们不会连累乡亲们。"
老人临走时欲言又止,最后还是开口道:"山下的乡亲都盼着红军回来"
还未完,请后面精彩内容!
山路崎岖,走了近两个时辰才看到村子的轮廓。赵家沟比想象中还要破败,几十间低矮的土坯房挤在一起,村口的打谷场上堆着稀稀拉拉的秸秆。
"有人吗?"李小虎站在村口喊道。几个瘦骨嶙峋的孩子从门缝里探出头,又迅速缩了回去。
终于,一个中年汉子战战兢兢地走出来:"老总我们真的没粮了"
陈长安连忙解释:"老乡,我们不是来征粮的。我们想用盐换粮食。"
他解开包袱,露出灰白色的盐砖。汉子眼睛一亮,随即又黯淡下来:"可是我们也没多少粮食能换"
"一斤盐换三斤粗粮。"陈长安报出李云龙定的价格,"这是红军给乡亲们的优惠。"
消息像风一样传遍全村。很快,村民们从各个角落冒出来,有的端着半袋玉米,有的提着几斤小米。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太太拄着拐杖,颤巍巍地捧出一个小布袋:"老总我就剩这点荞麦面了能不能换点盐我孙子病了"
陈长安直接给了她一块盐砖,却不肯收她的粮食。李小虎偷偷把自己带的干粮塞进老太太的布袋里。
回程路上,背着换来的粮食,陈长安心里沉甸甸的。这些粮食根本不够部队吃三天,但已经是村民们能拿出的全部了。
"陈哥,你看!"李小虎突然指着路边。草丛里躺着一个小女孩,约莫七八岁,瘦得皮包骨头,已经昏迷不醒。
陈长安赶紧抱起孩子,发现她额头滚烫。他们轮流背着孩子赶回营地,老孙头用盐水给孩子擦身降温,炊事员熬了稀粥。
"这孩子是饿的。"老孙头叹了口气,"胃都饿小了,一次不能吃太多。"
还未完,请后面精彩内容!
山路崎岖,走了近两个时辰才看到村子的轮廓。赵家沟比想象中还要破败,几十间低矮的土坯房挤在一起,村口的打谷场上堆着稀稀拉拉的秸秆。
"有人吗?"李小虎站在村口喊道。几个瘦骨嶙峋的孩子从门缝里探出头,又迅速缩了回去。
终于,一个中年汉子战战兢兢地走出来:"老总我们真的没粮了"
陈长安连忙解释:"老乡,我们不是来征粮的。我们想用盐换粮食。"
他解开包袱,露出灰白色的盐砖。汉子眼睛一亮,随即又黯淡下来:"可是我们也没多少粮食能换"
"一斤盐换三斤粗粮。"陈长安报出李云龙定的价格,"这是红军给乡亲们的优惠。"
消息像风一样传遍全村。很快,村民们从各个角落冒出来,有的端着半袋玉米,有的提着几斤小米。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太太拄着拐杖,颤巍巍地捧出一个小布袋:"老总我就剩这点荞麦面了能不能换点盐我孙子病了"
陈长安直接给了她一块盐砖,却不肯收她的粮食。李小虎偷偷把自己带的干粮塞进老太太的布袋里。
回程路上,背着换来的粮食,陈长安心里沉甸甸的。这些粮食根本不够部队吃三天,但已经是村民们能拿出的全部了。
"陈哥,你看!"李小虎突然指着路边。草丛里躺着一个小女孩,约莫七八岁,瘦得皮包骨头,已经昏迷不醒。
陈长安赶紧抱起孩子,发现她额头滚烫。他们轮流背着孩子赶回营地,老孙头用盐水给孩子擦身降温,炊事员熬了稀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