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谁能想到大佬也能看走眼啊?
谁能想到大佬也能看走眼啊?
在得到牙子立刻从港都那边调货的承诺后,冯雪这才锁上大门,回到特意空出来的书房,从壶天袋中取出案几、香烛,开始准备法坛。
不过这一次,他终于开始布置起正经的仪轨来。
仪轨听起来挺玄乎,但实际上就是一种对自己的法力进行外部的加工与引导,使之更容易产生相应的变化。
这种外部引导大致分为两个部分——
【仪】和【轨】。
【仪】,是指仪式,是固定的行为模板。
【轨】,是指轨迹,是法力变化的过程。
用化学来比喻的话——
【仪】就是实验流程,通过加热高锰酸钾就能获得氧气,将氢气氧气按比例混合燃烧就能产生水蒸气,哪怕你不知道为什么,只要完成这个流程,你就能得到相应的结果。
而【轨】则是化学方程式,是达成这个过程的理论基础,只要研究透了理论,哪怕不依靠仪式,也能用其他手段达到相同的结果。
比如引火咒的【仪】,就是让法力与火焰相融合,从而让法力获得灼热、燃烧等特性,因此新人发动引火咒,往往需要手持蜡烛、火把,看起来就像是嘴里含了一口玉米粉玩喷火杂耍的骗子。
而【轨】,则是这个过程中法力变化的过程,只要能熟练的完成对法力的升温、加速、塑形的流程,哪怕不用火做媒介,也可以直接把法力化作火焰。
新学一门法术,往往从【仪】入手,先通过定式让法力完成变化,然后再去研究这个过程中法力变化的细节,总结出【轨】,待到能不依赖【仪式】纯以法力走完法术的【轨迹】,就可以脱离法坛和仪轨,徒手施法,甚至将自己总结出的【轨迹】铭刻在物品上,形成只要输入法力,就会自动发动法术的法器与符箓。
而【养玉咒】的【仪】,便是由一小撮玉石粉末,一块好玉,一块顽石构成,将需要养的玉放在三者组成的三角中央,先让法力流入玉石粉末,让法力慢慢朝着玉石精粹的方向转变,完成者这一步后,便要将法力三分,分别注入顽石、美玉与普通玉石之中,以顽石与美玉为基准,来调整所养玉石的结构与脉络。
听起来似乎很简单,就是一个比对试验,把像顽石的那部分剔除,然后重新排列成美玉的结构。
但真要做起来……
冯雪甚至卡在了
谁能想到大佬也能看走眼啊?
之所以给他,是因为发现了他身上带着的那枚玉印。
一般玄修入道前法力是非常紧缺的,祭炼本命法器也只能一点点的水磨工夫,想要达到冯雪玉印的完成度,怕不是得十几年如一日的用心打磨,才能让上面的法力像是刚附上去的一般清澈灵动。
在大佬看来,既然冯雪能够炼出这样法器,又将附灵咒修炼到如此“得心应手”的境界,就算没有入道,也差不多了,以这个年龄能在本命法器和神魂境界双方面达到这样的成就,大佬多少起了些爱才之心,再加上他那玉印的品质不高,这才送了他一份机缘,让他精心打磨数十载的本命法器不至于受限于基材品质。
而且这也不只是单纯的给好处,学了《解玉法》,哪怕冯雪没有拜师,也会更多的和玉石、矿物打交道,百年(指死后)以后魂归冥府,挑工作时也更容易进自家门下。
可谁能想到,冯雪这货就纯粹是力大砖飞+作弊开挂,一股脑的往玉石里灌了寻常玄修几个甲子才能攒下来的法力?
不过冯雪显然是不知道大佬的想法的,他只觉的大佬既然能看出他道行浅(大佬眼里不入道都算浅),自然是能看出他神魂强度的,不可能送他完全练不了的法术,那有点轴的性子便和这养玉法杠上了,法力没了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