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两半。
好箭法!赤玛蕾公主的毡帐船上传来轻笑,她掀开缀满珊瑚珠的帘子,露出半张敷着赭面的脸,大唐诗人只会吟风弄月,可敢与我吐蕃骑士比箭
席间响起哗然,太子李亨的脸色微微发寒。陈默注意到苏婉儿的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算袋,那里装着他今早给的简易指南针——昨夜她曾透露,吐蕃使团的毡帐船暗藏磁石机关,能干扰罗盘。
公主若爱箭术,改日可去骊山校场。陈默踏上前,手中的诗笺在夜风里发出清响,不过今日诗会,还是以诗会友为妙。他向太子颔首,臣新得几首拙作,愿与各位共赏。
琴声再起,这次换了激昂的《大风歌》曲调。陈默展开第一幅诗笺,用狼毫在澄心堂纸上写下斗大的将进酒三字,墨香混着他袖中暗藏的沉水香,在画舫上萦绕: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首句出口,全场寂静。包融手中的酒杯当啷落在案上,眼睛瞪得滚圆:此句气象,直追李太白!陈默暗自一笑,这正是李白的《将进酒》,他故意将朝如青丝暮成雪改为朝如青丝暮成霜,避免与尚未出世的诗仙产生冲突。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他的声音陡然拔高,手中诗笺被风扬起,恰好落在赤玛蕾公主的毡帐船上,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吐蕃侍女们惊呼着捡起诗笺,赤玛蕾的指尖划过纸上的狂草,忽然笑道:好个‘千金散尽还复来’!陈公子,这诗可是为你那醉仙居写的
陈默不答,又展第二幅,这次是《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他特意用系统改良的徽墨,在月光下泛着淡淡金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苏婉儿忽然按住案头的青瓷笔洗,里面的水因他的吟诵泛起细微波澜。她曾听父亲说,陈默的策论文理兼修,惊为天人,却不想诗词竟比科举文章更具神妙。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尾句收束时,曲江池的莲花灯恰好漂到画舫下方,月光、灯光与诗笺上的金粉交相辉映,竟似应和着千里共婵娟的意境。太子李亨率先起身鼓掌,袍袖带起的风将陈默的衣摆扬起,露出内衬上绣着的醉仙居酒坛纹——这是柳如烟特意让人绣的,说是文人也要有铜臭味。
好!柳如烟的声音从另一艘商船上飘来,她今日穿了男装,腰间却别着镶宝石的酒囊,陈公子这诗,比你的蒸馏酒还烈三分!说着抛来一坛无常白,坛口红绸在夜风中猎猎作响。
赤玛蕾公主的目光在陈默与柳如烟之间流转,忽然击掌:陈公子,我吐蕃也有诗酒文化,不如——她的话突然被尖锐的破空声打断,三支淬毒弩箭从不同方向射来,目标正是正在接酒坛的陈默。
小心!苏婉儿本能地扑过去,算袋中的算筹撒了一地。陈默侧身避开,袖中暗藏的凸透镜突然反射月光,在弩箭上形成刺眼光斑。刺客显然没料到这手,箭矢偏离半寸,擦着他的袖管钉入船板。
画舫上顿时大乱,太子的侍卫们抽出横刀,吐蕃使团的毡帐船却趁机退入芦苇丛。陈默蹲下身查看弩箭,箭头刻着狼头纹,与城南驿馆的刺客如出一辙。苏婉儿忽然指着水面上的涟漪:水下有人!他们用磁石干扰了船舵!
他这才注意到画舫正在原地打转,船底传来咔咔的摩擦声——果然是吐蕃的磁石机关。陈默掏出系统兑换的简易陀螺仪,这是用磁针和铜盘制成的,在月光下指针稳定指向北方:船头朝西北,快划桨!
危机解除后,太子铁青着脸吩咐:封锁曲江池,搜查所有船只。他转向陈默,目光复杂,陈爱卿,看来吐蕃人不仅想毁我科举,还想取你性命。
陈默点头,瞥见苏婉儿正在捡拾散落的算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