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他曾听父亲提过,林小满的父亲是上海机床厂的工程师,支援三线建设时过劳死,她跟着母亲下放农村,1973年顶职进厂。
窗外传来自行车铃铛声,保卫科新配的永久牌自行车停在树下,车把上挂着个帆布包,里面装着他今早从邮局收到的匿名信。信纸上只有一行字,用齿轮模具印成:齿轮记得一切,0731在锅炉房。
他摸了摸口袋里的齿轮状钥匙——父亲临终前塞给他的,说是三线建设时期的老物件,背面刻着0730。昨天整理父亲遗物时,他在木箱底层发现了张泛黄的合影,1968年三线建设开工典礼,父亲站在最前排,旁边是时任厂长周明远,两人身后是堆成小山的齿轮模具,其中一枚编号0731。
1980年9月12日酉时职工食堂
搪瓷饭盒碰撞声中,陈建军坐在角落,听着周围工人的闲聊。
听说保卫科在查75年的事故打菜的王师傅压低声音,当年要不是周厂长压着,这事早该查了。
嘘——对面的老工人用筷子敲了敲饭盒,周厂长现在是市轻工局的领导,惹不起。他突然看向陈建军,小伙子,你爸当年在保卫科,没少帮周厂长‘擦屁股’吧
陈建军的筷子停在半空。父亲退休前是保卫科副科长,1976年突然病退,临终前反复念叨齿轮、0731,却没说清是什么意思。他咽下嘴里的萝卜炖肉,想起档案里的考勤表——事故当天缺席的五人,除了林小满,还有副厂长李建国、采购员老赵、会计张桂兰,以及他的父亲陈永年。
食堂广播突然响起,先是刺耳的电流声,接着传来女声:下面播放革命样板戏《红灯记》……
他站起身,帆布包碰到旁边的铝饭盒,里面的红烧肉汁溅在地上,引来几只苍蝇。路过泔水桶时,他看见桶里漂着个铁皮盒,盒盖上的∞符号有些眼熟——和林小满档案里记载的失踪现场遗留物一模一样。
1980年9月12日戌时锅炉房
铁锈色的月光透过气窗,照在锅炉房的煤灰堆上。陈建军握着父亲的齿轮钥匙,沿着墙根摸索,直到指尖触到凸起的砖缝——第三块青砖,逆时针旋转半圈,咔嗒一声,砖缝里露出个铁盒。
盒盖内侧刻着林小满
1975.9.12,里面是半张照片,边角烧焦,只能看见两个穿工装的女人,其中一个手腕戴着齿轮手链,另一个拿着本带锁的日记——正是档案里记载的林小满遗物。
他突然听见身后传来齿轮转动的咔嗒声,像是某种机械装置启动的声音。转身时,看见锅炉房的铁门缓缓打开,门缝里漏出昏黄的灯光,地上有串模糊的脚印,鞋印边缘沾着齿轮状的铁屑。
谁在那儿他摸向腰间的警棍,却想起保卫科还没配枪。
铁门吱呀一声全开了,穿堂风卷起煤灰,吹得他睁不开眼。等视线清晰时,铁门上用煤灰画着个巨大的∞,中间嵌着枚带血的齿轮模具,编号0731——和1975年事故现场遗留的一模一样。
口袋里的匿名信突然被风吹走,信纸飘向煤灰堆,露出背面的字迹:下一个是0730。陈建军猛地想起父亲钥匙上的编号0730,而周明远厂长的安全帽编号,正是0729。
远处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他转身看见传达室老周举着手电筒跑来,气喘吁吁地喊:小陈!周厂长……周厂长从办公楼摔下来了!
陈建军的后背撞上冰冷的锅炉,手中的齿轮钥匙当啷落地。锅炉房的深处,某个巨大的齿轮似乎在缓缓转动,带着
decades前的铁锈味,和从未冷却的血腥气。
第二章:锈蚀的证词
1980年9月13日卯时厂办公楼天台
露水凝结在周明远的中山装领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