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0章 夜袭
   宅门隔绝内外,有门房看守,想见知县必须通报,不给钱一般不让进,俗称“走门子”。

    宅门之内是二堂,知县真正的日常办公场所,穿过二堂才到知县的起居内宅。

    李佑一路走走停停,牢记县衙布局。

    这玩意儿是制式的,南北通行,记住一个就记住全部。

    “小公子,你回来啦,”侍女笑道,“医馆刚把药送来,我正准备去煎煮呢。”

    李佑忙说:“让姐姐费心了。”

    交谈几句,侍女自去煎药。

    李佑来到病床前,手贴小妹的额头,还是有些发烫,但体温已经降下来。

    就怕又反复,忽起忽落,让人揪心。

    李佑起身走到窗前,推开窗户看外面景色,心里想的却是夜袭是否顺利。

    ……

    夜幕如墨,浓稠地化不开,新郑县城一片死寂,唯有巡逻士兵手中的火把,在寒风中摇曳闪烁,映出他们紧张而警惕的面容。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五百壮士很快募集,而且还多出来几十个。

    与此同时,城南校场,一片热火朝天。五百壮士身着简易皮甲,手持长刀、长矛,在陈典史的指挥下,紧张地做着战前准备。他们的脸上,有兴奋,有紧张,更多的是对未知战斗的忐忑。

    崔洋将这五百多壮士,临时编为十二伍。

    又挑选二十四人,分别担任伍长、伍副。也不做旗令训练,只说击鼓便前进,听到敲锣就撤退。

    战场出错无所谓,反正他们的敌人更烂。

    杀猪造饭,填饱肚子,再喝一碗壮行酒,崔洋就亲自率领部队出发。

    打着火把前进,崔洋边走边说:“大昭兄,还打算继续科举?”

    苏皓一手握着剑柄,一手高举火把,叹息道:“吾弱冠之年便中举,会试已考了二十年,总不可能半途而废吧?”

    “若一直科举不第,难不成还要再考二十年?”崔洋劝道,“别再考了,使钱去吏部走门路,以你苏氏先祖的荫泽,轻轻松松就能弄到一个知县。”

    苏皓嘀咕道:“我考进士,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整个苏家。”崔洋不再说话,感觉苏皓怪可怜的。

    苏家,在第六代、七代和八代达到顶峰,每代平均两个进士,举人和秀才更是无数。

    叔侄连登一甲,父子并中五魁,兄弟同为六部。

    何其风光!

    可从第九代开始,苏家开始衰落,竟连一个进士都不出。

    第十代更惨,全是些秀才,苏皓属于唯一的举人。

    他是全族的希望,苏家主宗,还有分出去的各支,都指望他光耀家族,苏皓怎敢不继续考下去?

    苏皓道:“休提这些,今日酣畅杀贼,也算沙场建功了。”

    崔洋摇头慨叹:“这算哪门子的沙场建功?一群饿得走投无路的饥民而已。大昭兄打仗在今夜,愚弟打仗却在今后,造福一方才是我的战场。新郑县百废待兴,不知得耗多少心血,才能够恢复些许生气。”

    苏皓安慰道:“你安民,我读书,与君共勉吧。”

    “哒哒哒哒!”

    黑暗中,一骑奔来。

    周武翻身下马:“县尊,公子,快将火把灭了。”

    崔洋问道:“敌情如何?”

    周武讥笑道:“县尊,乱民果然毫无防备,贼首裂苍穹,根本就不会打仗。正在新郑镇内饮酒作乐,别说派出哨探,竟连营寨都不扎,乱贼散住于镇内民房,只在镇外扔出几人守夜。”

    崔洋瞬间安心,此战必然胜利,当即下令道:“火把全部熄灭,前后抓住同伴腰带,嘴里衔着筷子噤声行军!”

    当队伍接近新郑镇时,崔洋抬手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唐末:从一介书生到天下共主简介 >唐末:从一介书生到天下共主目录 > 第10章 夜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