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打算?
李佑安慰说:“再养两天就好了。”
李萱问道:“我听翠儿姐姐(侍女)说,这里是知县老爷家。知县老爷真是爹爹的朋友?”
“爹爹的朋友可多着呢。”李佑笑道。
李萱张嘴欲言,却忍不住打了个哈欠。
李佑将小妹缓缓放下:“你再睡会儿。”“嗯。”李萱闭眼躺着。
突然,外头传来喧哗声,很快侍女翠儿狂奔进来。
李佑起身询问:“可是县尊破贼了?”
侍女惊讶道:“小公子怎晓得?”
李佑解释说:“从十里外奔回报信,时辰差不多可以对上。姐姐又满脸喜色,显然县尊老爷并未吃败仗。”
侍女崇拜道:“小公子可真是厉害!”
再厉害能有什么用?
孩童之躯,无长辈庇佑,李佑只能努力求生存。
计策献出,又已成功,他在等待收获。
堂堂一个知县,总不可能厚颜无耻,真的只给些汤药钱吧?可左等右等,崔洋、苏皓都没回县城,留在管城镇处理善后事务。
崔洋身边奇缺人手,他的师爷不在新郑县,已前往洛阳府城多日。新府尹刚刚走马上任,年轻时还被崔洋得罪过,必须派个可靠之人去缓解关系。
又过一日,苏皓独自返回县衙,周武继续在管城镇帮忙。
苏皓仿佛把县衙当自己家,吆五喝六地命令仆人烧洗澡水。沐浴更衣之后,还把侍女翠儿叫去,帮他梳头束髻搞了半个时辰。
“小公子,苏相公请你去用餐。”侍女前来禀报。
李佑嘱咐小妹几句,便起身抱拳:“烦请姐姐带路。”
再次见到苏皓,此君正在花园里自斟自饮。而且换上一身新衣,金冠束发,玉佩悬腰,美髯长须,活脱脱的中年大帅哥。
这厮从崔洋那里,借来二百贯铜钱。有钱之后,也不干别的,先去购置一身行头,恢复自己富家大少爷的装扮。
家里老爷未死,即便四十岁了,苏皓依旧是大少爷。
听到脚步声,苏皓也不回头看,只端着酒杯说:“过来坐。”
“小子见过先生。”李佑作揖行礼,也不多话,安然坐下。
待李佑坐定,侍女翠儿守在旁边,非常有眼力劲儿地给苏少爷斟酒。
“贼首死了。”苏皓端起酒杯。
李佑拍马屁道:“先生神勇。”
苏皓笑道:“干我屁事。当晚夜袭,我身上都没沾血,只顾着站在河边赏月了。”
李佑只得换个角度恭维:“临阵不乱,沙场赏月,先生好气度。”
“哈哈哈哈!”
苏皓欢快大笑,指着李佑打趣道:“小小年纪,满嘴谎话,令尊教子有方,想必也是一位妙人。”突然他又叹息起来,“唉,这个年月,有趣之人不多。可惜令尊已遭不测,否则我定要结交一番。”
李佑沉默不语,面露戚容,这个话题他不方便多说。
苏皓放下酒杯,拿出折扇摇啊摇,问道:“两日前,你连敌情都不清楚,为何就敢登楼献策?”
李佑回答说:“好教先生知晓,小子也算是流民,饿得久了浑身都没力气。那些乱民就算抢到粮食,也才吃饱几天?能有几分战力?早一日主动出击,就可多一分胜算。
若等贼军杀到城下,不论是否能够守城,城外街巷必然被毁,到时候又该有多少百姓无家可归?县尊又该耗费多少财力去安置?
更何况这大唐本就是我李家的天下,小子身为皇族后裔,理当为陛下守好这大好河山。”
“哈哈哈,你倒是给他省了许多铜钱,”苏皓摇头自嘲,“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听闻灾民起事,众人都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