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学
个方向深入研究。
“小小年纪,也敢说读过五经?我都只精通一部经书,”刘风笑道,“也罢,你用《诗经》里的一首诗,来形容一下昨日见到的陈节度使。”
李佑张口就来:“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哈哈哈哈哈!”
刘风似乎很爱笑,李佑一首诗还没背完,他就已经笑得前仰后合。
苏皓也忍不住笑,拍手称赞:“这首诗太贴切了,陈远可不就是只硕鼠嘛。”又问刘风,“怎么样,我这书童够聪明吧?”刘?评价道:“跟你一样,言辞犀利,尖酸促狭。”
苏皓有点不高兴:“你说我言辞犀利也就算了,干嘛还加个尖酸?”
刘风笑着问周武:“老周,你家公子是不是有点尖酸?”
周武摸摸鼻子说:“别把我扯进去。”
“哈哈哈哈哈!”
刘风又大笑起来,不再理会李佑,而是直接考苏皓:“苏兄,昨日内人问我,‘射’与‘矮’二字是不是弄反了。‘射’,寸身,意为矮;‘矮’,委矢,意为射。你怎么解释?”
苏皓一下子愣住了,不知该如何作答,甚至怀疑是不是千百年来真的用错了。
刘风挤眉弄眼道:“苏兄,要不要我教你?”
李佑知道自家少爷爱面子,马上出声道:“这简单,公子早就教过我。”
刘风笑道:“那你说说看。”
李佑用手指蘸了蘸酒,先画一把弓,再画一只手,然后写个“射”字。又画一根矛,画一个跪地举物之人,在旁边写个“矮”字。
苏皓瞬间明白了其中含义,下意识拍手叫好,喊出口又临时改口:“好!好……好记性,教你这么久的功课你居然还记得!”
李氏突然抿嘴笑着问:“真的是兄长教的?”
苏皓脸皮够厚,反问道:“要不是我教的,难道还能是他自己琢磨出来的?”
既然要装,那就装到底!
李佑突然插话道:“我家公子说,确实有两个字用反了,但不是‘射’和‘矮’。”刘风既疑惑又好奇,问道:“是哪两个字?”
李佑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看向苏皓:“公子,我能说吗?”
苏皓一脸得意,故作洒脱:“说给他们听吧,都是自家人,不必藏着掖着。”
李佑再次用手指蘸酒,写下“麦”和“来”的繁体字。
李氏凑过来看:“这两个字怎么用反了?”
李佑引用《诗经》里的一句:“贻我来牟。”
刘风说:“那是通假用法,‘来’通‘麦’,不能证明这两个字用反了。”
李佑没有马上解释,而是写出一个“麦”字,然后把它的下半部分翻转为“止”。
刘风一下子懵了,“止”就是“趾”,“麦”字为什么要加脚趾呢?
真的用反了!
最初造字的时候,“来”表示麦子,“麦”表示来往。
《诗经》里的“贻我来牟”,并非通假字,而是麦子的正确写法。
刘风这下心服口服,起身作揖道:“数月不见,苏兄的学问竟有如此大的长进,小弟佩服至极!”
苏大少爷心里舒坦极了,抬手笑道:“不必如此,快坐下说话。”
李氏看看苏皓,又看看李佑,全程微笑,什么也没说。
周武偷偷给李佑竖了个大拇指,意思是你小子真厉害,今天可让公子露脸了!
厉害什么呀。
这是训诂学里的经典案例,有些老师第一堂课就会拿出来,用来吸引学生的兴趣。
要是把这个都忘了,李佑前世的训诂学老师,怕是要气得穿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