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 章
扶着他进轿,朝着北面而去。
暮色渐阴,夜市小贩陆续支起摊面,皇上赏赐元宵,这本是天大的恩典,他的右眼没来由跳动。
姒兰君和铁铺老板协商好打造武器的价格,望向远去的轿身,眼底那丝阴郁很好藏在面具下,肩头忽而被人一拍,迅速半敛神色。
抬至东偏门,外官进宫不得再坐轿,沈鹤安品级不高,自当下轿步行,沈鹤安刚要起身,奈何抬轿的小太监并未停下,那位传话的公公见他掀开轿帘,压低着尖嗓说,“沈大人,这都是皇上的吩咐。
”放下轿帘,轿身平稳,右眼皮晃的厉害,晃眼已经到了万虚宫的正殿。
万虚宫,这是皇上偶尔休沐的场所,按照规矩除非亲近的亲王、皇子、公主、后宫嫔妃,外来官员是不能乘轿来此,何况走的还是正殿。
轿身落地,传话的太监亲手掀开轿帘,扶住他来到正殿门前,暮色转黑大理嵌玉的地砖贴着星光,泛着翠莹。
传话太监上前余门外几个小太监打探,“皇上醒了吗?”除开特定大事,每逢节日,皇上可以减少政务,休沐半日,这也是为什么快要酉时,传话太监才来叫他的缘故。
门站直立两名太监摇头。
或是冬寒的缘故,睡得比平时完了几刻钟,醒来便也晚些,传话太监迎着笑回到沈鹤安身旁,恭敬道:“沈大人,得劳烦您在外候一会。
”沈鹤安点头,袖口揣着信件,脊柱生的挺直,青色的官袍垂立,发丝卷入官帽,眉心间透着一股桀傲。
一刻钟后,一位戴着绯红宽帽的太监出来,眉尾泛起几抹沧感,胸前的图案稍显复杂,开口训斥传话太监两句,“不懂规矩的崽子,沈大人来了也不传报,天冷地寒的,冻坏了可怎么办?”几句话的功夫,那名传话太监,膝盖直直砸在地面,“儿子错了!求干爹饶命!”几句话就能决定手下人的生死,这便是皇上身边一同长大的太监,汪顺。
也是这内廷中的首领太监。
汪顺不去看那跪地的太监,赔笑道:“沈大人,这帮小的不懂规矩,皇上惦记着您,您来了按照规矩该是去偏殿坐着。
”几句话把那太监可能冲撞他的罪名,摘的干净。
沈鹤安摇头,本就没想同他计较,何况这位首领太监已经出手,自己也不好说些什么,颔首谢过汪顺的好意,“汪公公,皇上他如何?”这句问的既是皇上醒没醒,也是问皇上心情如何,汪顺在内宫当值多年,依旧笑着回道:“沈大人忧国忧民,这几日的做派,小的也有所耳闻。
”“实在是令人倾佩啊。
”话语中不消赞赏,却是不肯透露皇上此刻的状态。
殿内几串东铃响起,汪顺抬眼朝内,伸出手,“沈大人请。
”沈鹤安躬身低头,跨过一道道门栏,内殿中纱幔轻掩,账中隐约中坐立一道人影,跪地叩拜,“京州巡按沈鹤安参见皇上。
”暖玉填地作为地砖,和平常青石砖不同,膝盖触地摩挲处并不咯人,反倒贴着小腿骨,传来盈盈暖意。
小太监打开槅窗,纱幔晃动,一股子酒味随着糯米透来,沈鹤安自觉沉下肩,话语中带有一丝兄弟之间的亲切,“皇上,鹤安有话要……”汪顺接过话打断,“沈大人,吃碗元宵,暖暖身子要紧。
”揭开铜盖,热气混着酒糟飘传,汪顺舀出一碗元宵递给跪在大殿中央的沈鹤安。
沈鹤安单手接过,零碎的酒糟浮在表层,酒气钻入鼻尖,“谢皇上。
”转动银勺,殿内只听银器碰撞声。
“玄舶司的事,你怎么看?”纱幔内一道不幽不凉问话传出。
刚进嘴的元宵在口中转了个圈,囫囵回复,“玄舶司查出的账本,鹤安已经交给弑夜司,扯出的那些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