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32章 对未来充满希望

    这就是我最开始的一个初级想法。”

    王汉林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比划着,眼神里满是兴奋和期待。

    钳工师傅微微点头,摸着下巴思考着王汉林的话。

    王汉林见状,更加来了精神,接着说道:

    “还有啊,咱在车斗里面再做一层用木头做的各个小盒。

    这些小盒啊,每个都有自己的用处。

    而且盒上都配有盖板,要是咱们不打开这些盖板,车斗内就还是一个平整的平面,不影响正常的载货。

    但要是打开盖板呢,这里面可就是一个收纳的小天地了。

    我平时喜欢钓鱼,这些小盒就可以用来放钓鱼配件和工具。

    像鱼钩、鱼线、鱼饵盒,还有那些小钳子、剪刀之类的工具,都能整整齐齐地放在里面,找起来也方便。”

    说着,王汉林走到三轮车的车把旁边,指了指说道:

    “师傅,在车把的这个地方,咱们可以焊一个放雨伞的插管。

    您想啊,要是在骑行的路上突然下雨了,把雨伞往这插管里一插,既不用手举着,还能遮风挡雨,多实用啊。”

    紧接着,他又跑到车斗边上,接着说:

    “再做两个能插到地上的鱼竿支架。

    以后我骑着这三轮车去钓鱼的时候,把车往那合适的地方一停,把鱼竿支架往地上一插,就能稳稳地架起鱼竿,我就可以安安心心地等着鱼儿上钩啦。

    而且啊,咱在车斗周边再焊上一圈挂钩。

    这挂钩用处可大了,当我们需要绑东西的时候,就有地方挂绳子了,不管是固定货物,还是挂一些小物件,都非常方便。”

    王汉林就像一个充满创意的设计师,天马行空般地说着自己的这些创意,他的声音在车间里回荡着,充满了激情和活力。

    不一会儿,车间里的几个大师傅听到了这边的动静,都纷纷围了过来参谋。

    对于这些技术人员来说,对这个三轮车的改造就像是拿到了一个超级大玩具一样。

    他们你一句他一句地讨论起来。有的师傅说:

    “这铁板的材质得选好,既要坚固耐用,又不能太重,不然会影响三轮车的动力。”

    另一位师傅则提出:“这车斗里的小盒,尺寸得设计合理,不同的钓鱼配件和工具大小不一样,得给它们都安排合适的位置。”

    还有师傅说:“那放雨伞的插管,角度得调整好,不然雨伞斜着,遮雨效果可就不好了。”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不断地提出各种建议和改进意见。

    原本王汉林那个最初的想法,在众人的讨论和参谋下,已经被改得面目全非了,但却变得更加完善、更加实用、也更加充满创意了。

    车间里充满了热烈的讨论声和大家对改造三轮车的期待。

    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和精心设计,最终决定将车斗进行大幅度的加长处理。

    不仅如此,就连原本固定的车板也摇身一变,成为了可拆卸式的结构,极大地增加了使用的灵活性和便利性。

    而最为关键的改进则在于车斗下方的承重部分,以往那种简单的支撑结构已经被淘汰出局,取而代之的是带有弓子钢板的弓片设计。

    这种创新的改变无疑大大增强了车辆的承载能力,使其能够应对各种重载任务。

    整个研究过程可谓是热火朝天,众人各抒己见,不断提出新的想法和建议,并对每一个细节都进行反复斟酌和优化。

    时间就在这样紧张而又充满激情的氛围中飞速流逝,不知不觉间,夜幕已然降临,直到晚上下班时分,关于如何改造这辆三轮车的方案才终于尘埃落定。

    当大家满怀期待地询问这项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穿越在50年代简介 >穿越在50年代目录 > 第32章 对未来充满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