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薄薄的、却韧性十足的防护罩,将我的精神指令硬生生地弹了回来!
与此同时,我口袋里的特制感应器发出了无声的震动警报!
(触发警报了!)
我惊出一身冷汗,心脏瞬间提到了嗓子眼。
来不及多想,我立刻转身,混入街边的人流,迅速撤离现场。
直到跑出两条街区,我才敢停下脚步,靠在墙角大口喘气,后背已经被冷汗浸湿。
(失败了……怎么会失败)
这是我第一次在使用《记忆交易所》时遭遇明确的抵抗和反弹。
在此之前,无论是修改张扬的念头,还是植入教授的指令,都如丝般顺滑。
那个保安的记忆,似乎被某种东西保护着。
这让我第一次真切地意识到,这个神秘的能力并非万能,它存在着我尚未了解的限制和未知的风险。
挫败感和一丝后怕,让我冷静了不少。
接下来的几天,我暂时停止了所有记忆操作,转而在一些隐秘的黑客论坛里潜水,试图搜寻更多关于记忆、意识或者类似技术的蛛丝马迹。
在一个需要特殊邀请码才能进入的深网论坛里,我发现了一个匿名发布的热帖。
发帖人语气神秘兮兮地描述了近期发生在本市的几起无法解释的事件。
比如,某个出了名的恶少突然良心发现,跑去捐款做慈善还公开道歉。
(这不就是张扬那事儿吗)
比如,某某公司的某位员工,在一次重要答辩中表现超常,获得了意外的高分。
(……听起来有点耳熟。)
还有几件看似毫不相干的小概率幸运事件,比如某人在咖啡馆偶然听到内幕消息炒股赚了一笔,某人丢失的重要文件被陌生人捡到并送回……
帖子里描述的细节,竟然与我几次修改记忆的操作,在时间、地点、甚至某些具体行为上,都高度吻合!
虽然发帖人语焉不详,将其归结为都市传说、数字幽灵作祟或者高维存在对现实的随机干涉,但底下的回帖却议论纷纷,不乏一些技术大牛提出各种猜想。
我的心头猛地一紧。
(有人在关注这些事还是说……我的操作留下了某种可以被追踪的痕迹)
一股强烈的不安感,如同冰冷的藤蔓,开始缠绕我的心脏。
矩阵科技那次失败的经历,更是让我耿耿于怀。
那层微弱的防护到底是什么
为什么偏偏是矩阵科技的保安有
这个《记忆交易所》,它的源头在哪里它的运作机制是什么它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
我隐约感觉到,自己之前或许只是在新手村沾沾自喜。
这片看似平静的水面之下,潜藏着远比我想象中更深、更危险的暗流。
03
接下来的几天,我几乎进入了废寝忘食的状态。
白天伪装成普通待业青年,晚上则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对《记忆交易所》协议和矩阵科技记忆防护的研究中。
我将那次失败的经历反复回放,分析着指令被弹回瞬间的每一个数据波动细节。
那感觉,不像是一种主动的、智能的反击,更像是一种……被动的、固化的防御机制。
就像给电脑安装了防火墙一样。
(防火墙……意识防火墙)
这个念头一闪而过,让我豁然开朗。
如果这是一种软件或插件性质的东西,那它一定有其技术特征和逻辑漏洞。
我调动起全部的计算机知识和黑客技能,编写了一个特殊的网络嗅探工具。
这个工具并非用于攻击,而是用于极其精细地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