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一章冰封现场
晨雾像稀释过的牛奶漫过建筑工地时,林深的白大褂下摆已沾满泥浆。警戒线外围着七八个戴安全帽的工人,他们用钢筋试探性戳了戳水泥管里的物体——那具呈蜷缩状的男性尸体表面,正泛着冰壳特有的青灰色光泽。
活见鬼了,四月的海州怎么可能结冰刑侦队长张诚的皮鞋碾过满地碎砖,气象台说今早最低气温
12
摄氏度。
林深将便携式质谱仪的探针贴上尸体后颈,液晶屏跳出实时读数时,他的瞳孔微微收缩。-5.3℃。这个温度足够让细胞内的自由水结晶,但尸表冰层却呈现出反常的平滑结构,就像有人用液氮喷枪精心雕琢过。
死亡时间不超过两小时。他掀开死者眼皮,虹膜上细密的冰晶在紫外手电下折射出六边形光斑,但角膜混浊程度相当于暴露在-20℃环境十小时以上。
助手小周举着物证袋的手开始发抖。袋子里装着从死者裤兜找到的工牌:**海州新诚制药第三车间·陈志勇
37
岁**。冰晶正沿着塑料封套的折痕缓慢生长,仿佛某种活物。
这不是自然冰冻。林深用手术刀刮下尸表冰屑,载玻片上的样本在偏振光显微镜下展露真容——层状排列的冰晶间隙里,无数纳米级氧化铁颗粒正构建出精密的热传导网络。这让他想起硕士论文里研究过的南极冰芯,那些跨越万年的冰层也不会形成如此规整的晶体结构。
解剖刀划开胸腔的瞬间,寒气裹着血腥味喷涌而出。本该柔软的肺部组织呈现出玻璃样脆性,林深的镊子刚触碰到右心室,一块冰渣就崩落下来,露出下面紫黑色的心肌。
血液冰点被改变了。他将采血管插入股静脉,暗红色的液体在管壁凝结出霜花,检测到高浓度海藻糖和二甲亚砜,这是细胞冷冻保护剂的经典配方。
张诚的钢笔在记事本上戳出一个墨点:说人话。
有人在死者活着的时候,往他血管里注射了抗冻剂。林深用光谱仪扫描尸体右臂,在肘窝处捕捉到针孔残留的荧光物质,然后通过外部致冷让血液逐渐结冰,就像…...制作一块不会融化的冰雕。
工地突然响起刺耳的金属撞击声。两个工人失手打翻了装钢钉的铁桶,数百枚银钉在晨光中滚落,每一根表面都凝结着细小的水珠。林深抬头望向东南方,那里有海州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的淡蓝色穹顶在雾中若隐若现。
通知鉴证科。他摘下手套,紫外线灯下,指缝间沾着的荧光标记物正发出幽绿冷光,重点筛查全市具备
CRISPR-Cas9
基因编辑设备的实验室——这种荧光蛋白是基因载体的追踪标记。
冷冻车驶入现场时,林深突然按住运输员的肩膀。在尸体即将被装入裹尸袋的刹那,他看见死者左手小指第二关节处有道新鲜的环形灼痕,像是被某种电磁感应装置短暂接触过。
远处塔吊的阴影里,一只麻雀垂直坠落。林深快步上前捡起,鸟尸的喙部还沾着早餐铺的糯米粒,但胸腔已布满针尖大的冰晶。
第二章病理异常
解剖台的金属边缘结满白霜。林深隔着防护面罩注视显示屏,红外热成像图上,尸体肝脏区域泛着诡异的深蓝色——那里的温度竟然比体表低
15℃。
这违背热传导定律。实习生苏晚晴记录数据的手顿住,除非…...
除非冷冻源在体内。林深将穿刺针插入肝脏,电子温度计发出尖锐警报。-20.7℃,这个数值让在场所有人后背发凉。监控镜头上的红色光点随着他的动作微微颤动,像某种窥视的眼睛。
解剖刀沿着胸骨中线划开时,冰晶碎裂的声响令人牙酸。林深用肋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