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供应链。
还能抢救吗张秀兰急切地问维修人员。
维修工摇摇头:冷藏系统主板被人砸烂了,没法短时间修好。这些食材最多撑4个小时,之后就会全部变质。
张秀兰感到一阵眩晕。这批食材不仅仅是金钱的损失,更关系到她食堂明天能否正常营业。一旦断供,那些等待她对抗餐饮联盟的人会怎么想
就在这危急时刻,李明站了出来:妈,我有个主意。附近社区的居民家里都有冰箱,我们可以发动学生志愿者,把食材分散存放在不同的冰箱里。
这个提议像一道光照亮了困境。张秀兰立刻通过鸡汤护卫队的群聊发出求助信息。消息传开后,令人感动的一幕发生了——深夜十一点,周围社区的灯光一盏接一盏亮起,南江大学的学生、老师、周边居民纷纷赶来,提供家中冰箱的空间。
更让张秀兰意外的是,菜市场的几位留守妇女也闻讯赶来。
李姐,我们来帮忙分拣和配送!一位大姐热情地说,我们对各种食材都熟悉,知道什么该先处理,什么可以等等。
就这样,一场紧急的食材保卫战在深夜打响。学生们骑着自行车穿梭于各个社区,将分类好的食材送往不同的家庭冰箱;留守妇女们熟练地分拣着各类蔬菜水果,把最容易变质的先送出去;有车的老师们负责运送体积较大的肉类和海鲜。
张秀兰和李明站在货车旁,指挥着这场临时组建的社区冷链行动。当最后一箱食材被安全送出时,东方已经泛起鱼肚白。
妈,李明站在晨光中,看着疲惫但坚毅的母亲,您真的很了不起。
张秀兰微微一笑,突然想起了什么:对了,等一下。她从包里拿出一个保温瓶,倒出一碗热气腾腾的汤,递给李明,喝点鸡汤吧,一夜没睡,别着凉了。
李明接过碗,眼中含泪。这是五年来,他第一次喝到母亲熬的鸡汤。
谢谢您,妈。他轻声说,不仅仅是为了这碗汤。
那天傍晚,李明和张秀兰正在讨论如何应对接下来的挑战,李明的电话突然响了。他接起电话,脸色瞬间变得惨白:什么!晓琳住院了!
张秀兰心头一紧:怎么回事
晓琳大出血,被送进医院了!李明慌乱地说,已经站起来准备冲出去。
张秀兰也立刻起身:我和你一起去。
在去往医院的出租车上,李明焦急地抓着头发:都怪我,我一晚上没回家,没照顾好她...
冷静点,张秀兰安抚道,现在最重要的是赶紧到医院。
当他们赶到医院时,何晓琳已经被推进了急救室。医生告诉他们,何晓琳因为胎盘早剥导致大出血,情况危险,需要立即手术。
但是需要家属签字。医生严肃地说。
李明颤抖着接过同意书,却在签字时犹豫了:医生,这手术有多大风险
胎儿只有六个月,如果继续妊娠,母亲有生命危险。但如果现在终止妊娠,胎儿存活率极低。医生实话实说。
李明的笔尖悬在空中,泪水模糊了视线:我...我该怎么选
就在这危急时刻,何晓琳的父母赶到了。陈女士一看到李明就破口大骂:好啊!李明!你把我女儿害成这样!她一个人在家,你跑哪去了!
何父也气得脸色铁青:赶紧签字!救我女儿!
可是...孩子才六个月...李明喃喃道。
孩子以后还能再要!我女儿只有一个!陈女士歇斯底里。
张秀兰站在一旁,看着这场混乱,想起了前世自己被晾在医院走廊的孤独。她深吸一口气,走上前:李明,签字吧。晓琳的命最重要。
李明抬头看着母亲,终于下定决心,在同意书上签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