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这些人在民间有着广泛的人脉和影响力,能够及时为睿王爷传递各种消息。
在民间,睿王爷以王府的名义,开设了多家粥铺,救济那些生活困苦的百姓。遇到灾年,更是拿出王府的粮食,赈济灾民。百姓们对睿王爷感恩戴德,时常传颂他的善举。一时间,睿王爷在民间的声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而在朝堂上,尽管睿王爷看似低调,但他的影响力并未减弱。那些受过他恩惠的大臣,在关键时刻总会站出来为他说话。面对一些棘手的政务,皇上也不得不时常征求睿王爷的意见。
六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就在睿王爷和苏瑶以为局势逐渐稳定之时,一场更大的危机正悄然降临。与苏家交好的另一个势力,南方的沈家,得知了苏家的覆灭,决定为苏家报仇,向睿王爷展开报复行动。沈家在朝廷中也有一定的势力,他们暗中联络各方,准备给睿王爷来一个措手不及。
沈家暗中勾结了朝中几位对睿王爷心怀不满的大臣,制定了一个周密的计划。他们打算先在京城制造一系列混乱,扰乱民心,然后将罪名嫁祸给睿王爷,让皇上对睿王爷彻底失去信任。
首先,沈家买通了一群地痞流氓,在京城的繁华地段挑起事端。他们故意在大街上大打出手,砸毁店铺,打伤路人,一时间京城秩序大乱。百姓们人心惶惶,纷纷闭门不出。而此时,一些谣言也开始在京城流传,说这些混乱皆是睿王爷指使,目的是为了制造恐慌,以便他趁机夺取皇位。
与此同时,沈家又安排人手在城外拦截了一批运往京城的粮草,将粮草焚毁,并留下一些线索,暗示此事与睿王爷有关。粮草被劫,京城的粮食供应顿时紧张起来,粮价飞涨,百姓们的生活陷入了困境。
皇上得知京城内外发生的这一系列事情后,龙颜大怒。他立刻召集大臣们商议对策,朝堂上,那些与沈家勾结的大臣纷纷站出来指责睿王爷,要求皇上严惩睿王爷睿王爷跪在朝堂之上,面对众人的指责,神色镇定。他叩首道:陛下,臣绝无此事。这分明是有人蓄意陷害,意图扰乱京城,破坏朝廷安稳。皇上眉头紧皱,心中虽对睿王爷有所怀疑,但也深知此事疑点重重。他问道:皇弟既说有人陷害,可有证据
睿王爷早有准备,他呈上一份名单,说道:陛下,近日臣已察觉有人在京城内外暗中活动,企图制造混乱。经查,这些人与南方沈家往来密切。沈家与苏家交好,苏家倒台后,沈家极有可能为其报仇,实施此次阴谋。
皇上接过名单,看着上面的名字,脸色愈发阴沉。此时,一位与沈家勾结的大臣站出来反驳道:陛下,睿王爷此举不过是为自己开脱。仅凭这份名单,怎能证明是沈家所为说不定这名单也是睿王爷伪造,用来混淆视听。
朝堂上顿时分成两派,支持睿王爷的大臣纷纷为他辩解,而另一派则坚持认为睿王爷是幕后黑手。就在局势僵持不下之时,苏瑶进宫求见皇上。她身着素衣,神色庄重,进入朝堂后,缓缓说道:陛下,民女苏瑶有话要说。
皇上看了看苏瑶,示意她继续。苏瑶说道:陛下,近日民女也察觉到京城的异样。昨日,民女在王府附近发现几个形迹可疑之人,便安排王府侍卫暗中跟踪。发现他们竟是与沈家勾结,受沈家指使来监视王府,意图寻找机会陷害王爷。说罢,苏瑶呈上侍卫记录的证据,上面详细记载了这些人与沈家的往来时间、地点及交谈内容。
皇上仔细查看证据,心中的疑虑渐渐消散。他怒视着那些指责睿王爷的大臣,喝道:你们还有何话说分明是你们与沈家勾结,意图陷害睿王爷,扰乱朝堂。那些大臣吓得纷纷跪地求饶。
皇上当即下令,命人彻查沈家及其在朝中的党羽。不久后,真相大白,沈家的阴谋彻底败露。皇上龙颜大怒,严惩了沈家及其同党,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