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不亢,市场部‘资源调整’,我被借调两个月,协助新一季的视觉执行与用户触达。
苏以川嗤地笑了一声,低头写下两个字:被坑。
坐吧。他指了指椅子,继续翻文件。
接下来的三十分钟里,是她职业生涯里少有的被动时刻。
苏以川不多话,但提的每一个问题都极为专业,且犀利。比如他问:你知道你们提的这组色调为什么在调研中用户反馈极差吗你们用的是主观偏好,而不是客观视觉行为模型。
她答不上来。
他又问:如果广告投放主画面设计完全忽略引导逻辑,那用户点进来也不会转化,你们怎么解释这种跳出率
她深吸一口气,按住情绪,诚实承认:我前一阶段确实对设计逻辑了解不深,但我愿意学。
苏以川终于抬头看了她一眼,神情淡淡:你不装。
她一怔,不知他是讽刺还是肯定。
很多人来我们部门都想装懂设计,但你不是。他顿了顿,又道,不讨厌。
沈知遥轻轻一笑:那我是不是可以理解为,我通过了初筛
我又不是面试官。他说完便起身拿起文件,不过既然来了,就别想混水摸鱼。
他走出去几步,又回头看她,周一上午八点前交一份品牌调性分析报告,结合视觉表现,别只写理论,讲逻辑。迟交,免谈合作。
好。她点头,语气坚定。
门合上的那一刻,她站在会议室中,轻轻吐出一口气。
她知道,她和苏以川,已经在命运的棋盘上落下了第一子。
而这一世,她会努力让这一步,成为一个全新的开局。
第3章:职场回击
沈知遥坐在桌前,手指轻轻敲打着键盘。她的心跳在加速,目光停留在面前的PPT上,脑海里回荡的是苏以川的那句话:讲逻辑。
在创意设计部的第一天,她迅速意识到,虽然这里的工作氛围更自由、更放松,但它同样充满了竞争与挑战。每个设计师都在用作品与创意争夺每一分资源,而在这里,理论与创意必须并行,不能有所偏颇。
她的报告最终完成时,已是周五傍晚。按理说,工作日的最后一刻交付这个报告,似乎是她的小心机,但她清楚,这个报告并不仅仅是为了应付一个短期任务,而是她重新证明自己的一次机会。
周一,八点整,她准时将报告发到了苏以川的邮箱。
此时的苏以川,正在会议室里和其他设计师讨论下个季度的创意方向。几分钟后,他突然站起身,走向她的工位,手里还拿着一份打印出来的报告。
你的报告。他低声说,声音带着不容忽视的冷意。
嗯沈知遥抬头,心中一阵警觉。
他随手将报告摔到她桌上,冷冷地开口:你知道为什么你的报告在我眼里只是废纸吗
沈知遥心头一紧,但她依旧保持着镇定。她知道,若是在之前的她,可能会为这突如其来的指责而紧张,甚至辩解,但这一世,她不会。
她不急于回应,而是仔细打量着苏以川,他的眼神中有一丝挑衅,也有一丝评估。
她伸手拿起那份报告,翻阅了一遍。报告中有许多部分确实存在逻辑漏洞,理论支撑不足。尤其是在品牌调性分析这一部分,她只是照搬了市场调研的数据,并没有深入分析数据背后的深层原因。
我明白了。她微微一笑,轻声道,我会再修改。
苏以川看了她一眼,眼神中的冷意似乎稍稍褪去,但嘴角却带着一丝讽刺,修改你觉得只是修改就能解决问题这是设计,不是填补漏洞。
我知道。她点了点头,所以我会重新构建逻辑。
苏以川沉默片刻,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