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一章
邀请函
一张放在公寓门口的信封,信封上没有邮戳,没有寄件人地址,只有我的名字——周墨先生亲启——用烫金字体印在哑光的信封表面。我盯着它看了足足十秒钟,手指在边缘摩挲,感觉着信封特有的质感。这种信封不属于我生活的世界。
我的公寓里堆满了未拆封的账单和退稿信,冰箱里除了半瓶过期牛奶空无一物。三个月前,《都市日报》停掉了我的专栏,理由是读者反馈不佳。换句话说,我写的东西没人看。
拆啊,发什么呆室友陈昊从厨房探出头,手里端着碗泡面,说不定是哪个瞎了眼的出版商终于发现了你的‘才华’。
我白了他一眼,用拇指挑开封口。一张对折的厚纸滑落出来,展开后是几行简洁的打印字体:
【周墨先生:诚邀您参加雾隐岛举办的文学会,为期三天,您将会获得五万元酬劳以及独家出版机会。随信附上船票,明日15点于南港码头4号泊位登船。请勿声张。否则将视为自动放弃。——一位欣赏着】
信纸滑落在地,我盯着那张烫金边的船票,喉咙发紧,紧忙把冰箱里仅剩的过期牛奶喝掉。五万元,相当于我半年的收入。
怎么了,中彩票了陈昊凑过来,看到船票后吹了口哨,雾隐岛就是那个私人岛屿听说上面跟宫殿似的,但不对外开发,不会真的被那个瞎了眼的发现你的‘才华’。
我捡起信纸又读了一遍:这太奇怪了,我根本不认识什么雾隐岛的人。
管他呢,五万块呢!陈昊拍拍我的肩,说不定是你的某个富豪书迷。你那本《午夜钟铃》不是卖出去过几千本吗
那是我唯一出版的,销量惨淡得让编辑直接辞职转行。但陈昊说的对,五万元值得我去冒这个险。
南港码头细雨朦朦。我拖着旧行李箱站在3号泊位前,看着那艘纯白的游艇,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在做梦。一个穿制服的船员确认了我的邀请函,恭敬地引我上船。
船舱内已经坐满了6个人,彼此保持着微妙的距离。靠窗的女士约莫三十岁,正用修长的手指敲打着笔记本电脑;角落里胖子的鼾声如雷;一位年轻情侣低声交谈;一个戴金丝眼镜的中年男士专注地读着一本精装书;还有位染白发的女孩戴着耳机,眼神飘向窗外。
新来的金丝眼睛抬头看我,作家
我点点头:周墨,写悬疑的作家。
郑远明,文学评论家。他推了推眼镜,有趣,我从未听说过你的名字。
这句话像刀一样扎向我的自尊心。正当我想回应时,游艇启动了,窗外的景色开始后退。过了一段时间,雾隐岛在远处若隐若现,被海雾环绕,如同一头蛰伏的巨兽。
游艇靠岸。雾隐岛比我想象中更加大,码头延伸出一条石板路,通向半山腰上的一座哥特式庄园。灰色的石墙上爬满藤蔓,尖顶塔楼刺破低垂的云层,整座建筑散发着阴郁而古老的气息。
一位管家模样的老者撑着黑伞在码头等候:欢迎各位光临雾隐庄园,林先生已经恭候多时,请随我来。
我们七人跟着他沿石板路前行。雨越下越大,打湿了我的裤腿。白发女孩突然凑到我身边:你觉得这地方像不像《厄舍古屋的倒塌》里的场景
我愣了一下:爱伦·坡
对!她眼前一亮,我是韩小陌,写诗的。你是我今天遇到的第一个知道爱伦·坡的人。
周墨。我简短地自我介绍,不知为何,这女孩的热情让我有些不适。
第二章
雾隐庄园
庄园大门缓缓打开,水晶吊灯的光芒倾泻而出。大厅中央站着一位六十岁左右的男士,银灰色的头发一丝不苟地梳向后脑勺,西装笔挺得像刚从杂志上走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