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引子:
李唯觉得自己的人生就像一辆在浓雾中迷失方向的破旧汽车,油箱见底,引擎嘶哑,却不知该驶向何方。三十五岁,一个尴尬的年纪,曾经引以为傲的才华在现实面前碎得像路边的玻璃碴。他是个作家,或者说,曾经是。一本还算畅销的悬疑后,他便陷入了无尽的瓶颈期,出版社的催稿电话像午夜凶铃,前妻的赡养费账单则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为了逃避,也为了寻找那该死的灵感,他来到了这座位于江南深山中的废弃疗养院——回音疗养院。这名字本身就带着一种不祥的预兆,仿佛所有进入这里的声音,最终都会变成诡异的回响,缠绕不去。
当地人对这座疗养院讳莫如深。传说,它建于民国时期,曾是达官显贵的私密疗养地,后来几经易手,最终在二十年前彻底废弃。关于它的传闻很多,最令人毛骨悚然的,是夜半琴声和哭泣的白衣女人。据说,深夜时分,疗养院的主楼会传来断断续续的钢琴声,悲伤而诡异;同时,会有一个穿着旧式护士服的白衣女人,在走廊里游荡、哭泣,像是在寻找什么失去的东西。
有人说,那是一个枉死的护士的冤魂;也有人说,那是一个疯掉的病人的执念。但所有版本都指向一个共同点:进入疗养院的人,鲜有能全身而退的,要么失踪,要么疯癫。
这些传说,对走投无路的李唯来说,却像是黑暗中的灯塔。他需要一个足够刺激、足够阴森的故事背景,需要一种能逼迫自己写出东西的绝境。鬼怪他在心里冷笑,这世上最可怕的,从来不是鬼,是人。他带着一个背包,一台笔记本电脑,还有满心的绝望和一丝病态的期待,踏上了通往回音疗养院的山路。
(一)
通往疗养院的山路早已被荒草吞噬,吉普车颠簸得像要散架。司机是个沉默寡言的本地人,收了李唯三倍的价钱才肯跑这一趟,并且言明只送到山脚下,绝不靠近那座不干净的建筑。
年轻人,听我一句劝,下车时,司机叼着烟,含混不清地说,那地方邪性得很,别拿自己的命开玩笑。真要找刺激,不如去山下的古镇转转。
李唯只是笑了笑,付了钱,背起包,头也不回地走向那条被藤蔓和阴影覆盖的小径。
走了近一个小时,拨开最后一道缠绕的枝蔓,回音疗养院终于出现在眼前。它像一头匍匐在山坳里的巨兽,沉默而压抑。主体建筑是一座西式风格的三层小楼,红砖墙面已被岁月侵蚀得斑驳不堪,许多窗户玻璃破碎,黑洞洞地如同窥视的眼睛。两侧是稍矮的副楼,同样破败。整个院落被高高的围墙圈着,铁艺大门锈迹斑斑,虚掩着,发出吱呀的呻吟,仿佛在邀请,又像是在警告。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潮湿、腐朽和泥土混合的气味。四周静得出奇,只有风穿过破窗时发出的呜咽声,以及偶尔几声乌鸦的聒噪。
李唯深吸一口气,推开大门走了进去。院子里杂草丛生,没过了膝盖,一座早已干涸的天使喷泉雕像立在中央,天使的翅膀断了一边,脸上布满青苔,表情诡异。
主楼的大门是厚重的双开木门,油漆剥落,露出深色的木质。门没有锁,轻轻一推便开了。一股更浓郁的霉味和尘土气息扑面而来,呛得李唯咳嗽了几声。
大厅异常宽敞,依稀能看出当年的气派。地面铺着蒙尘的大理石,穹顶很高,悬挂着一盏巨大的、布满蛛网的水晶吊灯。正对着门的是一个宽大的楼梯,铺着暗红色的地毯,已经腐烂褪色。楼梯旁是一个废弃的前台,上面散落着一些发黄的纸张和一本破烂的登记簿。
李唯打开手电筒,光柱在昏暗的大厅里扫过,照亮了角落里堆积的破败家具、墙壁上剥落的墙纸,以及空气中飞舞的灰尘。寂静在这里仿佛有了实体,沉甸甸地压在心头。
他决定先不急着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