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京都的阳光暖煦煦地洒在宽阔的朱雀大街上,那熙熙攘攘的人群仿若涌动的潮水,热闹非凡。街边的摊位琳琅满目,吆喝声此起彼伏。就在这一片繁华喧闹之中,一辆装饰虽不奢华却收拾得极为整洁的马车缓缓驶来,车轮碾压着石板路,发出沉闷而有节奏的声响。车帘轻轻晃动了一下,露出一张少女的脸,只见她眉眼如画,眼眸中闪烁着明亮的光芒,那灵动与好奇的神色,一看就不属于这京城的烟火日常,她便是余青青。而在她身旁,坐着一位端庄中透着几分凌厉的妇人,正是她的母亲沈念念,沈念念的眼神中偶尔闪过一丝对京城的复杂情绪,像是回忆,又像是感慨。
这对母女的归来,宛如一颗沉甸甸的石子投入了京城权贵们看似平静的生活湖面,瞬间泛起层层的涟漪。街头巷尾,人们都在交头接耳,悄悄议论着。听说了吗鲁西侯府那个最霸道的嫡女沈念念,带着她女儿回来了!
一个卖菜的大妈,一边手脚麻利地给客人称着菜,一边眉飞色舞地跟旁人说着。可不是嘛,当年侯府为了把她嫁出去,可费了不少心思,谁能想到,现在又回来了。
旁边一个大爷摇着头,满脸的不可思议。茶馆里,几个好事的公子哥也在高谈阔论。其中一个穿着华丽锦袍的公子,扇着扇子,故作神秘地说:我还听说,她那个女儿更厉害,克得余家上下几乎死绝。真有这么邪乎那以后可得离她们远点。
另一个公子附和道,脸上满是惊恐的神色。
消息像长了翅膀一般,很快传到了那些公侯伯府的贵夫人们耳中。镇国公府的徐夫人,正悠闲地坐在花厅中品茶,那精致的茶盏在她纤细的手指间显得愈发莹润。听到这个消息,她手中的茶盏微微一顿,眉头轻轻皱起,眼中闪过一丝担忧:这沈念念的女儿,可别是什么麻烦人物,我家那几个小子,可不能被她缠上。
她放下茶盏,轻轻叹了口气,脑海中浮现出几个儿子的模样。而与此同时,安国侯府的林夫人也在和幕僚们商议着,她坐在主位上,神色冷峻:不管这余青青如何,都不能让她坏了我儿的前程,得想个法子,让她在京城安分些。
幕僚们纷纷点头,交头接耳地讨论着对策。
沈念念和余青青却浑然不觉这些背后的议论与算计,她们的马车缓缓驶向鲁西侯府,车轮的转动声仿佛在奏响一曲未知的乐章,一场京城风云,就此悄然拉开帷幕
。
在鲁西侯府那悠悠流转的往昔岁月之中,沈念念无疑是个赫赫有名、令人侧目的厉害角色。她作为鲁西侯府尊贵无比的嫡女,自呱呱坠地起,便被全家上下捧在手心里,如稀世珍宝般娇宠着,久而久之,养成了她那极为霸道的脾性。在她眼中,侯府那些传承已久、被众人视作金科玉律的规矩,简直就如同小孩子过家家时定下的幼稚规则,全然不被她放在心上。
犹记得小时候,她与其他侯府的公子小姐们齐聚一堂,共同参加一场在京城颇负盛名的诗会。诗会现场,处处弥漫着墨香与茶香,众人皆身着华服,举止文雅,本是一个尽显才情、高雅静谧的场合。然而,沈念念却因为一位出身名门的公子,只是略微对她所作的诗词提出了一点质疑,瞬间就如同被点燃的火药桶一般,当场怒发冲冠。她言辞犀利,口若悬河,将那公子骂得满脸通红,无地自容,仿佛那公子犯下了不可饶恕的大罪。骂完还不解气,她更是直接伸手,猛地掀翻了摆放着精美茶具和诗词稿纸的桌子,杯盘碎裂之声瞬间打破了诗会的宁静。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惊得在场的众人目瞪口呆,好好一场充满诗意的诗会,就这么被她搅和得一团糟。此事如同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在京城的权贵圈里激起了千层浪,迅速传得沸沸扬扬,一时间,大家都知道了鲁西侯府有个天不怕地不怕、极不好惹的嫡女。
还有一回,侯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