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她捡起地上的书,发现是几本旧教材和一本病历。
您生病了吴知秋翻开病历,上面写着营养不良,建议住院治疗。
杨老师虚弱地笑了笑:老毛病了...主要是家里那位...她突然剧烈咳嗽起来,瘦削的肩膀颤抖得像风中的枯叶。
吴知秋二话不说,搀着杨老师坐到巷子口的石阶上,从篮子里掏出一张饼和一小罐辣白菜:您先吃点东西。
杨老师推辞不过,勉强吃了半张饼,气色好了些。交谈中吴知秋得知,杨老师的丈夫得了重病,县医院治不了,得去省城大医院,可家里根本拿不出钱。杨老师只好把能卖的东西都卖了,连自己的口粮都省给丈夫吃。
我今天来是想把这些教材卖了...杨老师抚摸着破旧的课本,可书店只肯按废纸价收...
吴知秋看着杨老师枯瘦的手指,想起前世自己躺在病床上时,就是这双手悄悄塞给她救命钱。她鼻子一酸,从怀里掏出今天卖酱菜的钱,数出十块钱塞给杨老师。
这...这我不能要!杨老师慌忙推拒。
就当是我借您的。吴知秋硬塞进她手里,您丈夫的病耽误不得。
杨老师泪眼婆娑:大姐,您贵姓住在哪这钱我一定还...
我叫吴知秋,李家村的。吴知秋帮她把书装好,钱的事不急,您先把家人照顾好。
两人正说着,巷子口传来脚步声。吴知秋警觉地回头,发现是刚才那个买辣椒酱的工人,带着两个同伴找了过来。
大姐,原来您在这儿!工人松了口气,我们找了半天,就想再买点您的辣椒酱,太好吃了!
吴知秋这才放下警惕,把剩下的两坛酱菜卖给了他们。工人临走时还特意说:我是县医院后勤科的老赵,您下次来直接到医院后门找我,我们食堂正缺这样下饭的小菜。
送走工人,吴知秋帮杨老师叫了辆三轮车,付了车钱送她回家。临别时,杨老师紧紧握着她的手:吴大姐,您的大恩大德,我杨雪梅这辈子都不会忘。
看着三轮车远去的背影,吴知秋心中感慨万千。前世受人恩惠,今生有机会报答,这大概就是重生的意义之一吧。
回村的路上,吴知秋盘算着今天的得失。虽然摔了一坛酱菜,损失了约莫两块钱,但认识了县医院的后勤科长,这可是条稳定的销路。更重要的是,她找到了杨老师——前世为数不多给过她温暖的人。
驴车刚进村,吴知秋就看见小儿子宝树蹲在村口大槐树下,百无聊赖地扔石子玩。看见母亲回来,宝树立刻蹦起来迎上前。
妈!您可算回来了!宝树殷勤地接过篮子,我帮您拿。
吴知秋任由他接过空篮子,不动声色地问:你在这儿等我有事
宝树搓着手,露出讨好的笑容:妈,我看上供销社新来的那双回力鞋了...才十二块钱...
吴知秋心里冷笑。前世就是这样,宝树变着法子从她这里要钱,买了新鞋穿不了几天就嫌旧,转头又要新的。
想要鞋吴知秋停下脚步,自己去挣钱买。
宝树瞪大眼睛,仿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妈!我才十八岁,去哪挣钱啊
村东头砖窑不是在招工吗吴知秋继续往前走,一天八毛钱,干半个月就够了。
搬砖!宝树声音都变了,那多累啊!妈,我可是您最疼的小儿子...
吴知秋猛地转身,盯着宝树的眼睛:听着,从今天起,想要什么就自己挣钱买。家里不会再白给你一分钱。
宝树脸色一阵青一阵白,最后竟带着哭腔说:妈,您是不是不爱我了自从那天我拿了五十块钱,您就变了...
看着儿子委屈的样子,吴知秋有一瞬间的心软,但随即想起前世宝树败光家产后对她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