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
他心急如焚,赶来的途中已不顾自身安危。此刻,他飞身下马,挥剑挡在江晚舟身前,瞬间与杀手展开殊死搏斗。杀手攻势凌厉,刀光剑影闪烁,萧砚奋力抵挡,手臂不慎被利刃划伤,殷红的鲜血瞬间染红了他的衣袖。
即便如此,他仍咬牙坚持,边战边喘息着对江晚舟说道:别怕,有我在。
这简短的话语,如同春日暖阳,瞬间让江晚舟内心的感动与爱意如潮水般翻涌,眼眶也微微湿润,坚定地站在萧砚身后,与他并肩对抗危机
。最终,在江晚舟和萧砚的努力下,真相大白。萧瑾阴谋败露,被贬为庶人。而经过改良的疫苗也顺利研制成功,在全国推广,挽救了无数生命。
庆功宴上,华灯璀璨,丝竹悠扬。皇帝端坐在龙椅之上,目光扫过满座的功臣,最终落在并肩而立的萧砚与江晚舟身上,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缓缓开口道:萧砚,如今局势已定,你与江姑娘一路走来,携手历经风雨,可该给江姑娘一个名分了。
此言一出,宴上众人的目光纷纷聚焦过来,一时间,议论声此起彼伏。
萧砚听闻,心中一阵激荡,他缓缓转身,面向江晚舟,神情庄重而又深情。只见他单膝跪地,身姿挺拔如松,修长的手指探入怀中,小心翼翼地取出那枚珍藏已久的
阴阳鱼。
这
阴阳鱼
在灯火映照下,泛着温润的光泽,仿佛承载着他们一路走来的点点滴滴。萧砚抬眸,目光灼灼地望着江晚舟,眼中满是眷恋与期许,深情说道:晚舟,自我们于那市井小巷中偶然相遇,这枚‘阴阳鱼’便见证了我们的每一次心动、每一回争执、每一场患难与共。
它知晓我们的相知相惜,明白我们对医术的执着与热忱。此刻,我问你,你可愿以这‘阴阳鱼’为证,用余生与我一道,在这大唐盛世中,继续谱写属于我们的‘医心’传奇,无论风雨,不离不弃江晚舟含泪点头,将手放入萧砚掌心。这一刻,穿越千年的孤寂与迷茫都化作了绕指柔情,她知道,自己找到了灵魂的归处。
婚后,江晚舟与萧砚伉俪情深,携手投身于济世堂的扩建大业。他们不辞辛劳,四处奔走筹措资金,精心挑选建筑材料,聘请长安城最顶尖的工匠,将济世堂的规模不断拓展。
在二人的悉心经营下,济世堂从最初的一间普通医馆,逐步发展成了长安城首屈一指的医馆,每日前来问诊求药的患者络绎不绝。
江晚舟心怀悲悯,深知医学传承之重要,遂开设医科讲堂。讲堂之上,她不仅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精湛的医术传授给学徒,更是大胆创新,巧妙地将现代医学理念融入其中。她打破了传统医者
传男不传女留一手
的迂腐旧习,以开放包容的态度,广纳天下学子。
一时间,引得无数寒门子弟和闺阁女子慕名而来,他们怀揣着对医学的热忱,齐聚于讲堂之下,聆听江晚舟的教诲,开启了医学求知的新征程
。
*
然而,树大招风,功高遭嫉。太医院院正王太医,向来墨守成规,对祖宗规矩奉为圭臬,容不得半点更改。江晚舟在济世堂推行革新之举,诸如引入新的药材炮制之法、革新病症诊断流程,这些举动在王太医眼中,无疑是离经叛道,坏了祖宗定下的规矩。
他心中愤懑难平,遂暗中与朝中秉持保守观念的官员相互勾结。这些保守派官员,或因循守旧,或出于朝堂争斗的私心,纷纷响应王太医。
在朝堂之上,王太医联合众保守派官员,向皇帝呈上奏章,言辞激烈地弹劾济世堂。他们称济世堂以奇谈怪论蛊惑人心,所运用的医术并非正统,皆是未经典籍验证的旁门左道。
皇帝虽知晓江晚舟在救治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