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搬出表姐家后,我的生活更加艰难。
职业技能培训的课程还在继续,但我的状态越来越差。
数据分析课的内容越来越复杂,我常常因为某个公式搞不懂而熬夜到凌晨。
一次课堂上,老师布置了一个作业,要求我们用Excel分析某款商品的销售数据,并给出优化建议。
我花了一整晚的时间才完成作业,但交给老师后,他却摇了摇头:林暮夏,你的思路是对的,但操作太不熟练了。这样的速度,将来怎么应对实际工作中的压力
我低着头,心里一阵失落。
我的速度确实太慢了。
可现实是,我已经尽力了,但依然赶不上别人的节奏。
更让我焦虑的是,培训结束了,但找工作的过程依然艰难。
我投了几十份简历,但大多数都石沉大海。
偶尔有几家公司回复,却都在面试后拒绝了我。
林小姐,你的技能不错,但我们的岗位更倾向于有实际经验的应聘者。
一次面试后,HR这样对我说。
我点点头,心里一阵苦涩。
我确实缺乏经验,但市场能等我慢慢积累吗
就在我陷入绝望的时候,父亲留下的旧手机再次引起了我的注意。
我翻看了一遍又一遍,突然发现了一段隐藏的视频。
视频里,父亲提到了一份关税优化方案,还写了几行字:这些资料或许有用。
我连忙把视频里的内容抄下来,仔细研究后发现,父亲提到的方案竟然是一些关于如何利用政策漏洞规避关税的建议。我既震惊又不安,父亲作为一家外贸工厂的老员工,怎么能留下这样的秘密
几天后,我无意中在一本旧工厂的文件中发现了一本手写笔记,里面的内容与父亲视频里提到的方案惊人地相似。
我这才明白,父亲其实一直在试图寻找一条出路,但最终还是没能逃脱时代的洪流。
看着这些遗物,我的心情复杂极了。
父亲的坚持和努力让我敬佩,但他的失败也让我感到无助。我到底该何去何从
第三章:发现与逆袭
我在出租屋里反复修改简历,反复练习自我介绍,但越是准备充分,心里的紧张感就越强。
这是一家位于浦东郊区的制造型企业,规模不大,但胜在业务稳定——他们专攻国内中小企业的代工订单,正是我梦寐以求的内需型企业。
面试那天,我特意提前半小时出门。
地铁上,我一遍遍默念准备好的话术:我熟悉外贸单证流程,虽然在内贸方面经验不足,但愿意学习……可越是临近公司,双腿越沉重。
前台接待核对完信息后,带我进了会议室。
面试官是个中年男人,西装革履,眼神犀利。
林小姐,先做个自我介绍吧。
我深吸一口气,正要开口,却发现喉咙发紧,原本背得滚瓜烂熟的词卡在嘴边。屋里安静得只剩挂钟的滴答声。
我攥紧笔记本,指甲几乎要掐进纸里。
对不起……我太紧张了。
我硬着头皮坦白,甚至不敢抬眼看对方。
空气骤然凝滞。
面试官皱了皱眉,刚想开口,我突然瞥见桌上摊开的资料——一份关税调整分析表。
那熟悉的表格和数据让我瞬间怔住,记忆像潮水般涌来。
我能补充一点……我脱口而出,语速比平日快了许多,我父亲曾是外贸工厂的老员工,他生前整理过关税政策变化对企业的影响……
面试官挑眉:哦
我这儿有个笔记本,我翻开随身带的旧文件袋,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