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沈幼楚一边帮我上药,一边掉眼泪,嘴硬道:我自己能行的。
那时我以为,这些眼泪是为我而流,却不知道,她为林砚之流过更多。
高考前一晚,林砚之因为打游戏通宵,在考场晕倒,她不顾即将开考的数学,陪他去医院,最后数学只考了六十分,与心仪的大学失之交臂。
大学四年,我们分隔两地,她去了本地的师范学院,而我考去了北方的重点大学。
每个周末,她都会给林砚之寄亲手做的糕点,却常常忘记给我发一条消息。
直到大二寒假,她突然出现在我宿舍楼下,说:伯达,我们在一起吧。
我以为这是爱情的开始,却只是青梅竹马闹别扭后的临时停靠。
林砚之每次失恋,她都会整夜陪着他,每次创业失败,她都会拿出自己的积蓄帮他还债。
而我,永远是那个站在她身后,为她收拾疲惫的人。
此刻,看着抽屉里那叠她为林砚之写的加油便利贴,我忽然明白,在这段三角关系里,我从来都是多余的那个。
第三章:失望的累加
秋分那天,我收到了牛津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导师说这是难得的机会,全额奖学金,还能参与国际顶尖项目。
我握着通知书,手指微微发颤,这是我熬了无数个通宵,写了十几版论文才换来的机会。
幼楚,我有话想对你说。
晚餐时,我看着她心不在焉地扒拉着饭,手机屏幕不断弹出林砚之的消息。
等会儿,砚之在问我方案怎么改。她头也不抬,指尖在键盘上飞快跳动,你先说,我听着。
我看着她紧锁的眉头,突然说不出口。
这样的场景已经重复过无数次:她永远在处理林砚之的事情,永远在对我说等会儿。
深夜,她终于忙完,趴在我肩上打哈欠:伯达,你刚才要说什么
我看着她眼下的青黑,突然不忍心开口:没什么,就是导师夸我论文写得好。
她敷衍地亲了亲我的脸颊:我就知道你最厉害,快睡吧,明天还要陪砚之去看画展。
那一夜,我辗转难眠。
想起上周她答应陪我过生日,却因为林砚之的一个电话就匆匆离开;想起上个月我发烧39度,她却在医院陪林砚之打点滴;想起这五年来,我永远是那个被排在第二位的人。
第二天,我去找导师,说想考虑一下。
导师叹了口气:伯达,机会不等人,尤其是你这种跨专业申请的,这次放弃,下次还不知道有没有机会。
走出办公室,我给沈幼楚打电话,响了十几声才接通,背景音里是林砚之的笑声:伯达,我在陪砚之选领带,晚上回来再说啊。
电话挂断的瞬间,我忽然想起母亲临终前的话:感情是两个人的事,别总是一个人硬扛。
回到家,我翻出压在箱底的录取通知书,指尖划过烫金的校名,终于做了决定。
第四章:决裂的开端
霜降那天,我开始收拾行李。
沈幼楚回来时,看见衣柜里空荡荡的,愣住了:伯达,你在干什么
收拾去英国的东西。我尽量让语气平静,牛津的项目,我决定去了。
她的脸色瞬间变了:你不是说考虑吗怎么突然就决定了
机会难得,我不想错过。我继续整理衣物,不敢看她的眼睛,幼楚,我们在一起五年了,你从来没有问过我真正想要什么。
季伯达,你什么意思她声音拔高,你是在怪我吗砚之最近创业不顺,我不能不管他……
所以我就该永远排在他后面
我终于忍不住抬头,述说着自己的怨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