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狱之苦,身子尚未痊愈,谈婚论嫁之事,还请娘娘容后再议。说话时,她下意识地看向成王,而他也正目光灼灼地望着自己,眼神中满是鼓励与信任,仿佛在说有我在,这让青箬心中涌起一股暖流,更加坚定了自己的话语。

    倒是个沉得住气的。王妃冷笑,示意嬷嬷捧上锦盒,这对玉镯,你且收着。若你父亲同意婚事,便算你过了第一关。

    青箬望着温润的羊脂玉镯,正要推辞,忽听王府外传来鸣锣开道声。成王匆匆而入,衣袍带起一阵风:母妃,钦差大人已到府外,宣旨让您与我一同接旨。经过青箬身边时,他不着痕迹地轻轻碰了碰她的手,像是在传递安心,又像是在无声诉说一切有我。

    正厅内,众人屏息跪迎。钦差展开明黄圣旨,声如洪钟:经查,吴州知府等官员贪腐构陷,罪行昭著,按律严惩。成王查案有功,着加封为镇国公。另,民女青箬于王爷遇刺重伤之际,不顾安危悉心救助,使其得以重整旗鼓,查明真相,此等义举,彰显忠勇。特赐‘贤德’牌匾,赏白银千两,良田百亩,以彰其功!

    旨意宣毕,满厅皆惊。青箬跪在地上,指尖微微发颤。她抬眼望去,正迎上成王投来的目光,那双眼中藏着的深情与坚定,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温柔笑意,让她瞬间明白了一切。回想起此前成王说等这场风波过去,我便向母妃求娶你时的郑重,想起他每次望向自己时眼底的心疼,青箬心中泛起暖意——这道圣旨,分明是他在朝堂之上,顶着重重压力,将自己的救命之恩,一字一句奏报给皇兄,才换来的嘉奖。

    成王不着痕迹地握住她微微颤抖的手,低声道:我说过,你的功劳,我定会让天下皆知。你于我而言,是黑暗中的光,是我无论如何都要守护的人。青箬望着他,喉间发紧,千言万语化作一个轻轻的点头,眼中闪烁着感动的泪花。青箬姑娘大仁大义,实乃女子楷模。钦差笑着看向青箬,皇上还说,若成王府有意,这桩美事,朝廷可为媒。

    待钦差离去,王府内逐渐安静下来。王妃命人撤去跪垫,独留青箬在厅内,她摩挲着护甲,目光似有深意:丫头,此前我刁难你,你心里可怨我

    青箬福身时膝盖仍隐隐作痛,却笑得温婉:娘娘一片爱子之心,便是雷霆手段,也是情理之中。那日在柴房,民女虽惶恐不安,却也明白娘娘是为王爷周全。若因此心生怨怼,才是不识大体。

    王妃挑眉,端起茶盏轻抿:你倒是会说话。可我终究顾虑你出身,市井之中难免沾染些刁钻习气。

    娘娘所言极是。青箬跪坐得笔直,发间未及更换的木簪与厅内金玉陈设格格不入,民女出身微末,确不如王府教养的姑娘知书达理。但父亲从小教导‘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虽居陋室,却从未敢忘礼义廉耻。此番蒙冤,若因怨怼而失了方寸,岂不是让奸人得逞

    她顿了顿,从袖中取出那对玉镯,双手奉于案前:这镯子本是娘娘心意,民女不敢轻贱。只是婚姻大事,需等父亲点头。若他日有幸入府,自当以王府规矩为准则,向娘娘学习管家理事。

    王妃盯着她递来的玉镯,忽而轻笑出声:你这丫头,既不奉承,也不顶撞,倒把道理说得让人挑不出错处。她伸手接过玉镯,却又重新套在青箬腕间,留着吧。若你父亲那边无碍,这王府的门,可以为你敞开。

    夕阳西下,成王牵着青箬漫步在王府花园。荷花池中的锦鲤悠然游动,远处传来悠扬的笛声。如今,全天下都知道你是我的救命恩人了。成王折下一支荷花,轻轻插在她发间,动作轻柔而专注,等令尊身子康复,我便八抬大轿上门提亲,风风光光娶你进门。我要让你成为这世间最幸福的女子。

    青箬倚在他肩头,望着漫天晚霞。曾经那些在柴房里度过的黑暗日夜,那些未知前路的恐惧与不安,在此刻都化作了幸福的注脚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青玉案之缘定三生简介 >青玉案之缘定三生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