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你刚回来的时候,受了不少委屈。老爷子叹了口气,豪门大院,看着风光,里面的门道多着呢。人心,最是复杂难测。
他看着我,眼神深邃:晚星,你很像你奶奶(指顾凌风的母亲,我的亲奶奶),外柔内刚,看着不争不抢,心里却有自己的秤砣和底线。这是好事。
爷爷希望你记住,他语气郑重起来,无论以后遇到什么,守住本心最重要。顾家能给你的,是财富,是地位,但真正能让你站稳脚跟的,是你自己。
这番话,比任何物质补偿都更让我动容。我点了点头,认真地说:爷爷,我记住了。
月光下,祖孙二人相对无言,却有种难言的默契在流淌。
我知道,我的豪门生活,才刚刚开始。前方或许还有更多的挑战和未知,但此刻,我心里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平静和力量。
因为我终于明白,无论身在何处,是棚户区的尘埃里,还是顾家的锦绣堆中,只要守住那份从奶奶那里继承来的善良和坚韧,我就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条路,活出自己的版本答案。
第十章
心安之处即是家
奶奶搬进新家的第一个周末,阳光透过巨大的落地窗,在地板上洒下温暖的光斑。我系着围裙,在那个我依然觉得过于宽敞和现代化的厨房里,笨拙地、却也用心地做着奶奶最爱吃的西红柿鸡蛋面。
这里有全套的高级厨具,但我还是习惯用那口跟了奶奶很多年的旧铁锅,那是我们从棚户区的家里小心翼翼搬过来的为数不多的家当之一。锅碗瓢盆碰撞的声音,在这安静得近乎空旷的房子里,显得格外清晰,也格外有烟火气。
奶奶坐在客厅柔软的沙发上,手里捧着一杯热茶,眼神不再是疗养院时的那种落寞,而是带着一种小心翼翼的安宁。她不再需要为下一顿饭、下一贴膏药发愁,护工把她照顾得很好,但我知道,她最高兴的,还是我能像现在这样,陪在她身边,给她做一碗热腾腾的面。
星星,别忙活了,快歇歇。奶奶看我额头冒汗,心疼地喊。
马上就好啦,奶奶。我笑着应道,将卧了两个金黄荷包蛋的面条端到她面前的茶几上。
奶奶拿起筷子,夹起一小撮面条,吹了吹,小心地放进嘴里,慢慢地嚼着。然后,她抬起头,眼眶有些湿润:还是这个味儿,真好。
那一刻,我心里某个紧绷了很久的地方,终于彻底松弛下来。看着奶奶满足的样子,我觉得,之前在顾家经历的那些腥风血雨,那些委屈和算计,好像都有了意义。至少,我用自己的方式,给了奶奶一个安稳幸福的晚年。这波努力,值了。
周末的时候,我会陪着奶奶,或者带她去附近的公园散散步。有时候,顾凌风也会过来,他不再是那个高高在上的太子爷,而是会略显笨拙地陪奶奶说说话,听我讲一些我们以前在棚户区发生的、在他看来或许有些不可思议的趣事。他看我的眼神,也从最初的愧疚和审视,变成了真正的、带着暖意的父爱。虽然我们之间依然隔着十八年的空白,但这层坚冰,正在一点点融化。
顾老爷子偶尔也会让司机接我和奶奶回老宅吃饭。餐桌上,顾夫人虽然依旧话不多,但眼神里的挑剔已经消失了,有时甚至会主动给我夹菜。我知道,完全的亲密或许很难,但至少,我们达成了一种微妙的平衡与和解。
我依然在圣雅中学读书,那些流言蜚语渐渐平息,我不再是那个需要小心翼翼看人脸色的外来者。我开始交到一些真心的朋友,虽然不多,但足够温暖。我不再刻意模仿那些所谓的名媛仪态,而是穿着自己觉得舒服的衣服,按照自己的节奏学习、生活。我发现,当我不再试图融入那个不属于我的圈子时,反而活得更自在了。
有时候,夜深人静,我站在顾家老宅那间华丽卧室的窗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