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还提及了京州市即将启动的地铁三号线项目,准备如法炮制,继续在招标中动手脚。
小李将这些重要信息传递给了陆亦可。陆亦可和陈海得知后,决定加大调查力度,尽快掌握足够的证据将赵瑞龙等人绳之以法,绝不能让他们在地铁项目上再次作恶。
4
阻力渐现
就在调查取得关键进展时,阻力却突然出现。省检察院收到了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一些不明身份的人通过各种渠道向检察院施压,要求停止对城投公司的调查,声称这会影响京州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季昌明顶住压力,坚决表示:我们的调查是依法进行的,不能因为任何外界因素而停止。如果真的存在腐败问题,不及时查处才会真正影响京州的未来。
然而,压力并没有就此停止。甚至有人在网络上开始散布谣言,称省检察院的调查是对京州市正常经济活动的恶意干扰,是为了打击报复某些企业。一时间,舆论对检察院的调查产生了质疑。
李达康也注意到了网络上的风波,他找到季昌明了解情况。季昌明向他详细说明了调查的缘由和进展。李达康听后,眉头紧锁:季检,我理解你们的工作,但现在舆论压力这么大,我们得想个办法既不影响调查,又能稳定住局面。
季昌明点点头:李书记,我们会加快调查进度,尽快拿出确凿证据,让那些谣言不攻自破。但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市委方面给予支持,稳定好舆论环境。
李达康表示会安排宣传部做好舆论引导工作,同时要求调查组在依法办案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对正常经济活动的影响。
5
关键突破
面对重重压力,调查组并没有退缩,反而加快了调查步伐。陈海和陆亦可决定从项目合同入手,寻找更多证据。
他们对城投公司与宏远建筑签订的所有项目合同进行了细致审查,终于发现了一份隐藏在众多文件中的补充协议。这份协议明确规定了宏远建筑在项目利润分配上对赵瑞龙的特殊照顾,成为了指控赵瑞龙受贿的关键证据。
与此同时,负责跟踪孙福的干警发现他正准备潜逃出国。陈海当机立断,下令立即实施抓捕。在机场,孙福被成功截获。面对铁证,孙福心理防线崩溃,不仅交代了自己与赵瑞龙的全部犯罪事实,还供出了其他参与此次腐败链条的人员名单。
有了孙福的口供和补充协议等关键证据,陈海和陆亦可认为收网的时机已经成熟。他们迅速向季昌明汇报,准备对赵瑞龙实施抓捕。
6
收网行动
季昌明在听取汇报后,立即向上级领导请示,并协调公安部门配合反贪局展开收网行动。
行动当晚,数辆警车和检察院的车辆迅速驶向赵瑞龙的住所。赵瑞龙此时还浑然不知自己的罪行已经败露,正与几个所谓的朋友在家中喝酒作乐。
当反贪局干警破门而入时,赵瑞龙还试图反抗,但很快就被制服。面对眼前的一切,他脸色苍白,知道自己这次在劫难逃。
与此同时,其他参与腐败链条的人员也在同一时间被警方和反贪局抓捕。经过连夜审讯,这些人纷纷交代了自己的犯罪事实,整个腐败网络被彻底揭开。
随着调查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细节浮出水面。原来,赵瑞龙不仅在市政项目招标中受贿,还与一些政府官员相互勾结,违规出让土地,从中谋取巨额利益。这些官员涉及京州市多个部门,一场新的官场震动在汉东省悄然掀起。
7
官场震动
赵瑞龙等人的腐败案件被曝光后,在汉东省官场引起了轩然大波。李达康得知案件全貌后,怒不可遏。他召开了京州市委紧急会议,要求全市各级官员深刻反思,以此为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