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昨晚周挚看到公馆内有几个佣人,现在一个也没见,下楼发现是孟至柔在准备早餐,这会儿刚把煎蛋端上桌子。</p>
看到她下来,孟至柔招呼她坐下。</p>
桌上摆了三杯牛奶,还有面包、火腿片,想来都是孟至柔一个人做的。</p>
周挚惊讶之余想要帮忙。</p>
孟至柔按着她肩膀坐到位置上,又看看腕表上的时间:”你没来的时候我也是这样,咱们先吃,应青他有晨跑的习惯,估计一会儿就回来了。“</p>
如她所言,没过几分钟徐令州从外面进来,后颈上搭着一条白毛巾。</p>
早饭吃得安生,徐令州在国立中央大学读书,吃完就去学校了。</p>
周挚跟随孟至柔出门,临走前看到佣人们开始上上下下地打扫。</p>
周家也有佣人,做饭、洗衣、打扫,这些事都是她们做。</p>
周挚从记事起就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虽然生活起居不能跟贵族大小姐相提并论,也从未下过厨房,可孟至柔不同。</p>
……</p>
最近南京又在闹学生游行,车子停靠在路边,周挚看着那些高举旗帜的学生,思绪被拉回到许多年前。</p>
民国八年,她随父亲远赴天津去见因参加学生运动被关押的周崇,警署逮捕了五六个学生,一周后才将人放了出来。</p>
那段时期大量学生远渡重洋寻求救国之路,周崇是其中之一,他去了美国。</p>
”我是在天津读的大学,也是那时候跟你大哥相识。“车上,孟至柔突然说起。</p>
周挚转头,轻蹙起眉,”那你是不是也……“</p>
她没有明说,毕竟是猜测,若真是,自然会懂。</p>
孟至柔笑了,并在她的注视下点头:”在天津监狱外,我见过你,你那时很小,必然没什么印象。“</p>
周挚感到惊喜,不由低声念叨了句:”怪不得。“</p>
孟至柔听见了,尽管不理解她这无端的感叹,也没有追问。</p>
”青年运动结束以后,我跟你大哥一同去了美国,23</p>
年底又回国,你哥去读军校,而我……“说到此处,孟至柔笑容也变得有些苦涩,”应青的父亲是我的舅舅,他对我有养育之恩。回国后,他希望我能留下来打理家中的生意,那时舅舅身体不好,我不便拒绝,一转眼都这么多年了。“</p>
孟至柔的视线投向前方,游行示威的学生已经走远了,就像……当年那个满怀救国理想的自己。</p>
察觉到她情绪的沉重,周挚一时不知当如何开口。</p>
学生的口号很响亮,他们的诉求不是为别的。</p>
周挚听着那声音越来越远,话由心生:”如果一个人发自内心想做一件事,她总会寻到许多条路,哪怕这条路鲜有人走,但最终一定是殊途同归。“</p>
孟至柔听她说完,心头似乎被什么击中。</p>
两人相视一笑。</p>
车子先停在衣服店门外,孟至柔陪通过周挚进去挑选。</p>
她挑了几件淡色的修身短衫,又搭配几条长裙,穿起来显的青春靓丽,除了校服,算是女学生常穿的衣服。</p>
买完衣服就去处理入学的事。</p>
金陵女校位于宁海路随园一带,新校区采用中西结合的建筑风格,大楼前还有一口大钟,上下课就得靠它。</p>
周挚原来就读于中文专业,女校恰好没有满额,破例招收也是可以的,当下只需要原来学校开具的成绩单、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