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3章 到了79年
    唐令和程铮收到货将货收进了空间,看了下还有些时间,两人和儿子女儿说了一会要出去办事,明早自已去外面买早餐吃再去学校,将孩子安排好,二人开车来到郊外没有监控的地方停好车等待穿越。

    空间电子大屏幕开始穿越倒计时,“欢迎来到改革开放初79年”。

    唐令和程铮出现在县城的一个小院子里,堂屋的桌子上有2张两人的介绍信和户口本,在这个年代身份信息很重要出门都要带着,大街上随时会有警察检查身份,没有介绍信的会被当成盲流。

    二人刚好穿越到中国一个历史重要经济发展时代1979年,1979年1月邓小平爷爷第一次出访美国与美国建交,是新中国第一个访问美国的领导人,1979年公历纪元的一个星期,重大事件对越自卫还击战,也是国家领导人邓小平爷爷提出社会主义经济市场改革的四个现代化《小康之家》战略目标的重要发展开端,通年邓爷爷提出《深圳》推土填海作为沿海发展城市经济改革开放试点。

    唐令他俩来的时侯是上午11点与现代有几个小时的时差,二人走到了街上简单观察了周边的环境,这个时侯已经有些个L户经营了,路边有些小商贩让些小生意。

    程铮是一位对古董充记热情的业余收藏家,这时唐令无意间发现一家偏僻的废品回收站,出于好奇,拉了拉程铮示意他看前方,她决定进去探索一番。她开心的走到废品站门口问守大门的大爷:“大爷我可以进去挑些废报纸糊墙吗?”后面的程铮顺手递了支烟给大爷,大爷开心的接过大手一挥进去挑吧2分钱钱一斤。

    废品站内堆记了各式各样的旧物,从破旧家具到废弃电器,一片杂乱无章。阳光透过废旧物品的缝隙,洒在一块半掩埋的木箱上,引起了他俩的注意。

    唐令和程铮小心翼翼地移开周围的杂物,发现木箱内藏着几件看似不起眼,实则颇具年代感的物品:一本封面斑驳的旧书、一枚锈迹斑斑的铜币、以及一只雕刻精细的玉佩。这些物品表面虽蒙尘,但却隐隐透出历史的光芒。借助手机上的鉴定应用和一些基础知识,程铮开始逐一鉴别这些宝贝,逐渐揭开它们背后隐藏的故事。

    通过与废品站大爷交谈,程铮得知这些都是从一处资本家的老宅中清理出来的东西,原本差点就被当作垃圾处理掉。他意识到,在这个不起眼的地方,每一件物品都可能是一个未被发现的故事。于是,他一会和唐令讲下决定以后定期来这里淘宝,通时也帮助国家识别和保护那些可能有价值的文化遗产。(这段情节不仅展现了对过去的追溯和珍视,也强调了环保意识与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它激励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好奇心,有时侯,最不起眼的地方也能成为发现宝藏的舞台。)

    唐令和程铮走到了放书的房间里,唐令看下靠近窗户那一摞摞书堆,唐令有强烈的第六感引领着她去,唐令找了找看见很多的中医古书籍,还找到些小人书,突然程铮找到一本欧阳修的字帖和一幅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唐令开心的拍拍手激动地说:“这一幅画香港佳士得上次拍出了6000亿人民币的价格,我赶紧将今天发现的都收到空间里"。

    拿着画和其他的东西想不也没想放进了空间,就听空间在识海里晃动了下,唐令不知道怎么回事也感应不到空间,程铮拉了她袖子说:“老婆是不是你刚刚放了古董进去,被空间吸收了空间这会估计在升级了,我们先挑一挑别的东西,等晚点回去在看空间”。唐令点点头,一通埋下头继续翻找。唐令抬头看天色快要到午饭时间了,示意程铮差不多该走了。

    唐令二人走到街角的国营粮店前,人们还在排起了长队,手里的粮票成为了那个时代特有的通行证。此时王大爷是队伍中的一员,他穿着洗得发白的蓝色工作服,手里紧紧攥着几张珍贵的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失业后,两界自由穿越简介 >失业后,两界自由穿越目录 > 第3章 到了7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