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宝穴
,没有任何关于宝穴的蛛丝马迹,连关于诅咒的信息也没有查到。</p>
一回想起那本日记,以及父亲临死时的那句话,我心里就发毛,感觉自己的生命仿佛被压缩了,屈指可数。</p>
我仿佛明白了,父亲与爷爷为什么一有时间就往山里跑,数着日子等待死亡的感觉,不是一般人所能承受的。</p>
但我不是一个善于放弃的人,既然找不到任何关于宝穴与诅咒的蛛丝马迹,我就将注意力转移到了笔记中的图形与文字上。</p>
那些看似地图的东西我是不报任何希望了,手绘地图,本就七扭八歪的,又没有标准的比例尺、指向标,想要找出地图的具体位置,比大海捞针还难。</p>
至于那些特殊的文字,反倒更让我为难。</p>
甲骨文,金文,列国篆书,甚至契丹文,女真文,西夏文,这些罕见的少数民族文字都被我找出来了,逐个进行对照,就没有任何一个文字与笔记上的文字一样,甚至连相近的都没有。</p>
临近毕业,老妈的一个电话将我招回了老家,说村子里建了公墓,要将全村的祖坟都迁到公墓中。</p>
迁坟在农村可算得上大事,祖坟乃祖上居住的阴宅,关系到后世子孙的气运,轻易动不得。</p>
即便万不得已迁动祖坟,也要行阴迁之礼,祭拜、吹打排场都是免不了的。</p>
而且,新坟地在风水上,必定要好过老坟,否则祖先不安宁,子孙也就不得好。</p>
公墓几乎每个城市周边都会有,但在农村,却是很少见的,但既然是国家政策,就是必须要遵从的。</p>
村里家家户户都忙着迁坟,人手必定不足,吹打排场可以免,但我家三座祖坟,我一个人挖一天也未必能挖得开,而迁坟又不能过晌午,只能将最后的朋友大虎请上。</p>
大虎是我同班同学,学我们这个专业的,对坟墓没有太多的忌讳,欣然同意了。</p>
我们回到老家,已是下午,据老妈说,公墓定在南山阳坡,村里已雇人统一打好了墓坑,我们只需要将祖宗请过去就可以了。</p>
这倒省了我们好多事,但三座坟墓,对大虎我们两人来说,劳动量无疑是巨大的,为赶在十二点之前让先人入土,我与大虎凌晨4点多就得摸黑出发。</p>
临行前,老妈将一老旧的风水罗盘塞到我怀里,说是太爷爷传下来的,爷爷和父亲都曾携带一生,有了这物件,先人的魂就不会乱跑了。</p>
当我们赶到坟地时,太阳还未出,我照例将祭品摆好,烧了纸钱,磕了头,喊着“太爷爷、爷爷、爸爸,政府有搬迁政策,给盖了新房,我来给你们送钱来了,到那边置办点新家具。”</p>
“咚!咚……”</p>
我正在重复的喊这些话时,猛然听身后有怪声,转身一看,大虎正跪在我背后,一个劲的磕头,磕的那叫一个实在,地面对磕出坑了。</p>
“大虎,这我家坟地,你磕哪门子头啊?”</p>
我疑惑地转头问道。</p>
“你……你刚刚说的太吓人了,礼多人不怪!”大虎拍了拍额头上的土,面带畏色地回答道。</p>
“谁家上坟不这么说啊?早知道你这么怂,就不带你来了,你爱磕可磕吧!”我又好气又好笑地对大虎白了一眼,继续叨念着。</p>
祭拜完毕,也就开工了,按老理,迁坟属大带小,最先挖的应该是太爷爷的坟。</p>
“大虎,赶时间,能不能不快点?”我拎着铁锹,走到太爷爷坟头上,准备开工,却见大虎一直盯着远处瞅,脸色有些不太好,很焦急的样子,就对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