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
故事背景:故事发生在一个现代化大都市,三年前的一桩人口失踪案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如今地铁里出现的神秘尸体,带有特殊标记,揭开了一段尘封的往事。城市的繁华背后隐藏着黑暗的人口贩卖网络,主角林砚曾是一名法医,因三年前妹妹的失踪和案件的失败而一蹶不振,如今面对相似的案件,他不得不重新面对过去的创伤,追查真相。
-
主要情节:故事从地铁里的离奇尸体案开始,主角林砚被卷入其中,发现案件与三年前妹妹失踪案的相似之处。随着调查深入,第二个、第三个案件接连发生,凶手的目标似乎指向当年人口案的相关者。林砚与搭档陈默双线追查,逐渐揭开当年的真相,发现凶手竟是当年失踪的女孩苏小满,她带着强烈的复仇欲望,策划了一系列案件。在最终的对决中,林砚面对曾经的妹妹,在救赎与正义之间挣扎,最终阻止了苏小满的最后计划,却也留下了无法愈合的伤痛。
1
地铁浮尸
地铁末班车的灯光在雨幕中划出冷冽的光轨,林砚盯着手中的威士忌酒瓶,瓶壁上凝结的水珠顺着指缝滴落,在站台地面晕开细小的水痕。远处传来列车进站的轰鸣,他正要仰头灌酒,忽然听见站台另一端传来女人的尖叫。
先生!先生您醒醒!穿职业装的女孩正摇晃着座椅上的男人,对方的头无力地垂向一侧,苍白的手腕上缠着一圈猩红的绳结。林砚的酒瓶当啷落地,酒精混着雨水在地面蜿蜒,像极了三年前解剖台上那道蜿蜒的缝合线。
警戒线拉起时,陈默正对着尸体拍照。闪光灯亮起的瞬间,林砚看见死者左手无名指根部有个淡青色的刺青,形似扭曲的藤蔓——和三年前妹妹失踪案现场留下的痕迹一模一样。
老林,你怎么在这儿陈默摘下白手套,警服肩膀上还沾着雨珠,不是说戒了吗他目光扫过地上的酒瓶,语气里带着不易察觉的担忧。
林砚没接话,蹲下身观察尸体颈部的勒痕。绳结打法工整得异常,绳纹深度均匀,不像是挣扎所致。更诡异的是死者嘴角残留的白色粉末,他指尖轻蘸,放在鼻尖嗅了嗅,瞳孔骤然收缩——是水合氯醛,一种能致人昏迷的中枢抑制剂。
死亡时间不超过两小时,他听见自己的声音在抖,凶手让他在清醒状态下看着自己被勒死,却提前用药物麻痹了喉部神经,所以没有挣扎痕迹,也没发出呼救。
陈默的笔记本沙沙作响:和上个月滨江路的流浪汉案件一样,都是机械性窒息,现场没有指纹,死者身份——他翻开死者钱包,周明,32岁,晨星福利院社工。
雨越下越大,地铁顶棚的滴水声敲在林砚神经上。他忽然想起妹妹失踪前一周,曾说过要去晨星福利院做义工。口袋里的手机震动,锁屏照片上妹妹林月笑得灿烂,身后是棵枝桠扭曲的老槐树——和死者刺青上的藤蔓,竟有几分相似。
2
镜像凶案
法医中心的冷气开得太足,林砚摩挲着风衣口袋里的抗焦虑药瓶,盯着解剖台上第二具尸体。死者是个外卖员,手腕上同样缠着猩红绳结,无名指根部的刺青却是反向的藤蔓,像面镜子。
胃内容物检测出苯二氮类药物,实习生小吴的声音带着颤音,和第一起案件的水合氯醛不同,但同样是镇静剂。
林砚的手指划过死者背部,触感异常——在脊椎右侧第三根肋骨处,皮肤下凸起一块硬币大小的硬结。手术刀划开表皮,半枚锈蚀的金属纽扣滚落在托盘里,背面刻着模糊的字母M。
陈队,第二死者身份确认,小吴的手机突然响起,叫张建军,42岁,十年前当过货运司机,后来因为交通事故吊销执照,现在跑外卖。
林砚的笔在记录簿上划破纸张。十年前,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