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311章
不及的匈奴根本无力抵抗,遭到毁灭性的打击。

    为了表彰霍去病的战功,汉武帝下令为他建造了一座豪华府第。然而霍去病并没有搬进府第,留下了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这句流传千年的豪情壮语。

    几个月后,霍去病第三次受命出征河西走廊。这次是去接受匈奴浑邪王和休屠王的投降,在复杂多变的敌我形势中,霍去病从容淡定,完成了对匈奴降兵的收服。著名的河西之战落下帷幕。

    连续三次河西战役对汉匈双方力量的消长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汉帝国西部的边境地区,从此获得了相对安定发展的有利条件。而年轻的霍去病刚刚十九岁。

    河西之战后,汉军继续北进,在霍去病二十二岁那一年,发动了漠北大战。霍去病直达匈奴祭天圣地,封狼居胥,名垂青史。

    河西之战结束后,汉帝国通往西方世界的大门打开了。连接中西的丝绸之路,正式形成雏形。

    中原的物产和先进的生产方式传到了西域;西域的名马、银器、毛织品也源源不断地传到了中原。东西各国之间开始了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广泛交流。我们今天熟知的葡萄、胡萝卜、石榴等瓜果蔬菜,以及骆驼、狮子、鸵鸟等物种也陆续沿着这条走廊传入中原内地。

    如果说河西走廊是丝绸之路的地理起点,那么三次河西战役,就是丝绸之路的时间起点。

    也许是天妒英才,公元前

    117

    年

    9

    月,年仅二十三岁的霍去病突然去世。

    他短暂而又辉煌的一生,犹如烟花般绚烂耀眼。在一片黑暗之中腾空而起,光芒四射,却又匆匆消失在无边的历史长河之中。

    而作为一代英武明君,汉武帝可以说是河西战役的总策划、总指挥,他的雄才大略,奠定了华夏民族的西进之路,也促进了东西民族的融合和交流。

    万星说到这里,大家都沉浸在了历史的长河中,久久不能回过神来。

    耿至行接过话题:我闲时看史,深有体会。常人看待一个国君,最容易看到是权力和奢华。但是,对于那些真正的有志明君,他所承担的压力,所付出的努力,所肩负的责任,所承受的工作强度,却是我们常人根本无法企及的。

    所有繁华,大多以艰辛作为代价。他又补充了一句。

    万星回到话题。

    公元前

    112

    年,汉武帝刘彻亲率上万骑兵西巡,抵达河西走廊入口的黄河岸边。

    此时的河西走廊已经成为中原版图的一部分。东西诸国的使者、商队、物产在河西走廊上源源不断地奔流往来。汉武帝伫立黄河边,遥望西域,那是他经国伟业的雄心所在。

    为了确保河西走廊的政治军事安定,汉武帝在河西走廊设置了四个行政管理区,分别是武威、张掖、酒泉和敦煌。这四个名字蕴含着汉武帝经略西部的深远用意。

    武威:以武示威,宣告国家尊严。坚强的军事实力,是一个国家得以安定发展的基础保障。

    张掖:张开臂腋,欢迎远方宾朋。守卫疆土,却不闭关锁国。展示了胸怀宽广、拥抱友邦的大国情怀。

    酒泉:霍去病取得河西战役的胜利后,汉武帝赐了数坛美酒以示奖赏。酒少人多,美酒不足众将士分享。霍去病吩咐将美酒倾入泉中,众将士勺泉共饮,故此地名为酒泉。以寓军有恒功,兵有长庆之意,并以此纪念一代战神霍去病。

    敦煌:寓意国家民族以此起点,走向盛大辉煌。

    同时,在河西走廊,汉帝国设置了两个著名的军事要塞:玉门关和阳关,以此扼守西大门并建立了面向西域的前进基地。这两个屹立于西北大漠的古代名关是河西走廊去往西域的必经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落魄后,舔狗前妻竟然馋我身子?简介 >落魄后,舔狗前妻竟然馋我身子?目录 > 第311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