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消息很快传遍全镇,村民们纷纷围在周婶家的蚕房前,个个脸色煞白。这血月一出,必生妖孽!老人们颤抖着声音念叨,怕是有人养了蚕蛊,遭了反噬!就在众人议论纷纷时,镇上最有名的蚕娘柳三娘突然冲出人群,她双眼通红,死死盯着那些血蚕,嘴里喃喃自语:不可能……不可能是我……

    阿福敏锐地捕捉到柳三娘的异常,当晚便登门拜访。柳三娘的院子里弥漫着一股刺鼻的草药味,屋内的竹匾上,几条蚕正安静地吐着白丝,与周婶家的血蚕截然不同。见阿福到来,柳三娘的神色瞬间慌乱起来,打翻了桌上的药碗。阿福瞥见碗里的残渣,竟是一些毒虫和朱砂——那正是养蛊常用的材料。

    三娘,到底怎么回事阿福追问。柳三娘沉默良久,终于泣不成声,道出了一段令人唏嘘的往事。原来,多年前她与邻镇的蚕商赵有财相爱,却因赵有财生意失败遭家人反对。为了帮助心上人东山再起,柳三娘听信了邪术,暗中养了蚕蛊,想用蛊虫之力保佑蚕茧丰收。可不知为何,自从血月出现,她的蚕蛊似乎失去了控制,反而开始祸害全镇的蚕房。

    阿福还没来得及细问,外面突然传来此起彼伏的尖叫。他冲出门,只见无数血蚕正从四面八方涌来,所过之处,草木枯萎,就连石板路都被腐蚀出密密麻麻的孔洞。村民们拿着火把、扫帚驱赶,却无济于事,血蚕遇火非但不躲,反而越发疯狂。

    危急时刻,狐仙再次现身。她看着满地血蚕,神色凝重:这不是普通的蚕蛊,而是被血月怨气侵蚀的‘血煞蚕’,唯有找到蛊虫的本体才能破解。阿福立刻想到柳三娘,可当他们赶到柳三娘家中时,却发现她已经不见踪影,只留下一封遗书。原来,柳三娘自知罪孽深重,为了不连累全镇,决定独自前往深山,寻找解除蛊术的方法。

    阿福与狐仙顺着柳三娘留下的痕迹追进深山。山雾弥漫,四周不时传来诡异的虫鸣。在一处阴暗的山洞里,他们终于找到了柳三娘。此时的她面色惨白,身上爬满血蚕,正虚弱地对着洞中的一个陶罐念叨着咒语。别过来!柳三娘见他们靠近,惊恐地大喊,这陶罐里是蛊虫的本体,一旦被破坏,整个清平镇都会遭殃!

    狐仙仔细观察陶罐,发现上面刻满了古老的符咒:这蛊术太过凶险,若强行破坏,释放的怨气会让情况更糟。必须在血月最盛之时,用至阳之物净化蛊虫。阿福想起镇上火神庙里供奉的千年桃木神像,那正是至阳之物。他不顾危险,冒夜赶回镇上,与赵捕头等人一起将桃木神像搬至山洞。

    血月高悬,柳三娘颤抖着双手揭开陶罐。蛊虫化作一团血雾直冲天际,阿福等人立刻将桃木神像置于血雾之下。桃木散发的金光与血雾激烈碰撞,空气中响起刺耳的轰鸣。狐仙趁机施展法术,口中念动咒语,血雾渐渐被金光吞噬,化作点点星芒消散在空中。

    随着蛊虫被破,血蚕纷纷死去,血月也渐渐褪去血色。柳三娘因养蛊之罪被官府带走,但在阿福和村民们的求情下,最终从轻发落。经历此事,清平镇的百姓们更加明白,世间的捷径往往藏着陷阱,唯有脚踏实地,才能换来真正的安宁。而那轮血月的阴影,也成了小镇上代代相传的警示,诉说着贪婪与邪念带来的恶果。

    6

    画舫迷音

    血月蚕蛊的风波平息后,清平镇迎来了暖春。镇边的青江水面上,一艘雕梁画栋的画舫悄然靠岸。画舫通体朱红,船舷缀满五彩灯笼,每当夜幕降临,丝竹之声便顺着江水飘向岸边,曲调婉转缠绵,引得不少人驻足倾听。

    传言这艘画舫名为浮香阁,舫上的歌女个个色艺双绝,其中以头牌云萝最为神秘。有人说她的歌声能勾魂摄魄,也有人说她眼尾的朱砂痣暗藏玄机。更离奇的是,常有年轻男子登舫寻欢,次日却面色苍白、神志恍惚地被送回,问及在画舫中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清平镇异闻录简介 >清平镇异闻录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