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养儿防老六十五岁的李凤娟躺在病床上才明白,她倾尽所有养大的儿子,连五百块生活费都给不起;而那个被她当作泼出去的水的女儿,正红着眼眶为她擦洗身体。当老屋拆迁款下来时,儿子举着房产证要分钱,女儿却默默收起了病危通知书……
1.
李凤娟坐在堂屋的门槛上,望着院子里那棵老槐树发呆。槐树叶子已经黄了大半,风一吹就簌簌地往下落,像极了她的生命,一天天枯萎下去。
咳咳——她突然剧烈咳嗽起来,连忙从口袋里掏出一块皱巴巴的手帕捂住嘴。咳了好一阵才停下,手帕上沾了点暗红色的血迹。李凤娟心里一惊,赶紧把手帕折起来塞回兜里,装作什么都没发生。
六十五岁的李凤娟独自一人住在赵家村的老宅里。这房子还是她结婚那年公婆给盖的,三十多年过去,墙皮剥落,屋顶的瓦片也缺了好几块,一到下雨天就漏得厉害。村里人都劝她去找儿子,可她总是摇摇头:志强在城里不容易,我不能给他添麻烦。
厨房里的水壶发出尖锐的哨声,李凤娟扶着膝盖慢慢站起来。她的关节炎又犯了,右膝盖肿得像个馒头,每走一步都钻心地疼。但再疼也得自己烧水做饭,这家里除了她,再没第二个会喘气的了。
老太太,您在家吗院门外传来张婶的声音。
李凤娟放下水壶,一瘸一拐地去开门。张婶是村里有名的热心肠,丈夫早逝,一个人拉扯大两个孩子,现在在村口开了间小卖部。
张婶啊,快进来坐。李凤娟勉强挤出一个笑容。
张婶手里提着个塑料袋:我给您带了点菜,自家地里种的,新鲜着呢。她看了眼李凤娟的脸色,皱眉道:您这气色可不太好,是不是又没按时吃药
李凤娟摆摆手:吃了吃了,就是昨晚上没睡好。
两人进了屋,张婶熟门熟路地把菜放进厨房,又帮李凤娟倒了杯热水。志强这个月给您打钱了吗张婶突然问道。
李凤娟的手抖了一下,热水洒在裤子上。打了,打了…她声音低得几乎听不见。
您就别骗我了。张婶叹了口气,村里谁不知道您那儿子…唉,当初您把全部积蓄都给他买房,现在连每个月答应给的五百块生活费都拖拖拉拉。
李凤娟的眼圈红了:志强他…他也有难处。城里开销大,小孙子又要上学…
您呀!张婶气得直拍大腿,您就是太惯着他了!您忘了他结婚那会儿怎么对您的嫌您土气,不让您上台讲话,酒席都没给您安排主桌!
李凤娟不说话了,只是低头搓着衣角。那些记忆像刀子一样扎在心上,可她从来不敢跟别人说,怕丢儿子的脸。
张婶看她这样,也不忍心再说下去。对了,您那闺女最近有消息吗
提到女儿,李凤娟的眼睛亮了一下:晓梅上个月打电话来了,说孩子要中考了,忙得很…
要我说,您这闺女比儿子强多了。虽然嫁得远,可逢年过节总记得给您寄东西。张婶说着,看见墙上的挂钟,哎呀,我得回去看店了。您记得把菜炒了吃,别又省着放坏了。
送走张婶,李凤娟站在院子里发了会儿呆。天阴沉沉的,像是要下雨。她突然想起存折上只剩二十三块钱了,而儿子答应给的生活费已经拖了半个月。
要不…去趟镇上吧。她自言自语道。
镇上邮局有台取款机,儿子说过,钱会打在那张卡上。虽然腿疼得厉害,可不去看看,心里总不踏实。
李凤娟换了身相对体面的衣服,从床底下摸出个布包,里面装着身份证和银行卡。她想了想,又往兜里塞了两块饼干——万一赶不上午饭,好歹能垫垫肚子。
去镇上有五里路,平时李凤娟会坐村里的小巴,可今天不是集日,小巴不开。她只能慢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