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桂花花瓣在匙面轻轻颤动,他将布丁含入口中,喉结上下滚动着,浑浊的眼睛里泛起泪光:五十年了,自打离开苏州,就再没尝过这么地道的味儿。那时候平江路的铺子前总排着长队,我阿娘牵着我的手,总要等上半个时辰才能买到......说着说着,声音渐渐哽咽。
邻桌年轻情侣凑了过来,女孩好奇地问:爷爷,平江路现在是不是还是老样子老食客轻轻摇头:早变咯,石板路翻新了,店铺也换了模样,可这味道......他指了指眼前的布丁,原来有些东西,真能藏在舌尖上,藏一辈子。
3
夜色中的桂花香
后厨的林悦隔着玻璃门,把这番对话听得真切。老周递来一杯温茶,拍了拍她肩膀:丫头,听见了吗这就是咱们守着的东西。她捧着茶杯,热气模糊了镜片,思绪却愈发清晰——那些反复调试的深夜,那些被否定的试制品,此刻都化作了江南厅里此起彼伏的赞叹声。
暮色如同打翻的墨砚,从天际线开始晕染,将白日的喧嚣一点点沉入灰蓝的底色。青石板路上的行人脚步匆匆,赶着在夜色完全降临前归家。锦食阁檐角的风铃在晚风里轻晃,叮咚声惊起几只白鸽,扑棱棱掠过黛色的屋檐。
第一盏灯笼亮起时,暖黄的光晕刺破了渐浓的暮色。那是悬在雕花门楣上的羊角灯,竹骨蒙着洒金宣纸,摇曳的烛光将锦食阁三个烫金大字映得忽明忽暗。紧接着,回廊两侧的六角宫灯次第苏醒,朱红的灯穗随着晚风轻摆,像极了江南女子鬓边颤动的流苏。后厨的蒸汽漫过黛瓦,与灯笼的光晕纠缠在一起,将整座楼阁裹进一片朦胧的暖意里。
行人的目光被这温柔的灯火牵引,放缓了脚步。有孩童拽着母亲的衣角,指着亮起的灯笼雀跃;老人们拄着拐杖,驻足凝望,仿佛在这暖光中看到了旧时的光景。而此时的锦食阁,正披着这一身璀璨的灯火,静静等待着夜归人。服务员又端出一盘布丁,月光透过雕花窗棂洒在瓷盘上,与布丁的莹润光泽融为一体。不知谁轻声哼起了苏州评弹,软糯的吴音里,桂花清香、酒酿醇厚,还有跨越时空的江南记忆,在这座城市的夜色里缓缓流淌。
深夜打烊,林悦立于空荡餐厅,望着展示柜中最后一份布丁。玻璃映出她疲惫却满足的面容,那些为调口感熬过的夜、反复失败的沮丧、收获认可的喜悦,皆化作甜点中的丝丝甜意。她明白,在追求极致的路上,这份江南风味的布丁,承载着匠心,也延续着江南的悠悠韵味,在岁月里不断沉淀、留香。
在锦食阁江南厅,桂花酒酿布丁新品亮相,宾客盈门。身着旗袍的服务员优雅呈上布丁,银匙轻触,那颤巍巍的布丁似凝住的月光,桂花清香与酒酿醇厚瞬间在舌尖晕染。一位苏州老食客眼眶泛红,喃喃道:和小时候平江路吃的一个味儿。
深夜,餐厅打烊,喧嚣散去。林悦独自站在空荡处,目光落向展示柜中最后一份布丁。玻璃映出她带倦却满足的面容,那些为打磨口感熬过的漫漫长夜、遭遇失败时的失落沮丧、收获认可时的欢欣雀跃,都化作这甜点中的丝丝甜意。
林悦伸手轻轻触碰冰凉的玻璃,指尖描摹着布丁边缘那圈琥珀色的糖浆,突然听见身后传来布料摩擦的窸窣声。老周抱着一坛新酿的米酒立在门口,坛口还系着褪色的红绸:丫头,最后一份留给自己尝尝
4
桂花酒酿布丁情
她这才发现老周鬓角的白发又添了几缕,想起初学时总把酒酿煮糊,是老周手把手教她掌握火候;想起某个暴雨夜模具打翻,也是老周默默陪着她重新调配。林悦点点头,取出瓷勺切开布丁,颤巍巍的质感如同一汪被月光凝固的春水。
入口的瞬间,桂花的清甜与酒酿的醇香在舌尖漫开,混合着后厨特有的烟火气。林悦忽然笑了,眼眶却泛起湿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