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times,

    to

    relieve

    often,

    to

    fort

    always.

    7.白玫瑰和手术台

    爆破队炸毁陈氏大厦那天,整条街都在震动。我坐在新开的医患调解所里,玻璃柜里的手术刀随着爆破声微微震颤,像极了苏瑜曾经拿在手里时,刀尖轻颤的样子。

    第一位客户是个尘肺病人,他佝偻着背,指甲缝里嵌着煤灰,递来的处方单皱得几乎看不清字迹。我翻到背面,呼吸一滞——

    告诉他,墨尔本唐人街的桂花开了。

    苏瑜的字迹。

    我猛地抬头,病人却只是茫然地看着我,咳嗽着说:医生让我带话,说您会懂。

    我攥紧那张纸,指节发白。

    ——

    暗格里的信纸是葡萄糖输液单改写的,字迹潦草却熟悉,像是她在手术间隙匆匆写下的。

    阿琛:

    当你读到这行字时,我或许在仁爱医院顶层看落日,也或者……

    记得十八岁那年我们被困电梯吗你说如果活下来就娶我。

    后来你父亲找到我,给我看妈妈换骨髓的录像。原来当年给我捐髓的不是匿名者,是你妈妈在癌细胞扩散前的最后一搏。

    陈霁用这事要挟了我十年。他手机里存着你妈妈临终视频,她在镜头前哀求不要让你知道医疗事故真相……

    信纸在这里戛然而止,被暗褐色的血渍晕染开。我打开光谱仪,蓝光扫过纸面,隐藏的字迹逐渐浮现——

    别哭。还记得实验室爆炸时你护住我的姿势吗那是我第一次骗你。故意打翻的乙醚瓶,是为让陈霁相信我真要杀你。

    如果我们真的成功了,再去一次墨尔本,在第七月台寄存柜,里面有……

    最后一行字被水渍模糊,像是眼泪滴落。

    ——

    墨尔本中央车站的第七月台,寄存柜的密码是她的生日。

    8.第七月台的日出

    我站在第七月台的寄存柜前,母亲的老式听诊器冰冷地躺在掌心。胶管早已硬化,缠绕的方式却异常刻意——像某种精密的血管缝合术。

    用手术刀划开胶管时,微型胶卷滚落在地,显影后的照片让整个墨尔本的晨风都凝固了。

    二十年前的仁爱医院天台,陈父正将支票塞给苏瑜父亲。照片角落,母亲昏迷在雨水积洼里,白大褂被血染成暗红。

    背面的字迹已经褪色,却依然锋利如手术刀痕:

    若我遭遇不测,请将心脏捐给穿23号病服的女孩。

    ——那是苏瑜第一次住院时的床位号。

    晨光刺破云层时,手机震动起来。国际医疗组织的感谢信里,第279位受捐者的照片让我指尖发颤——柬埔寨女孩的眼角膜倒映着吴哥窟的朝阳,瞳孔的显微摄影里,竟藏着苏瑜用激光刻下的痕迹:

    去livehouse听场《卡农》吧,这次我抢到前排票了。

    骨灰盒在我怀里微微发烫。

    推开地下摇滚酒吧的门时,劣质威士忌和汗水的气味扑面而来。主唱正在嘶吼着某首工业金属,却在看到我颈间的解剖刀项链时突然停下。

    最后一首,他对着麦克风轻笑,送给一位迟到的医生。

    《卡农》的前奏响起时,全场嘘声四起。直到鼓点加入——那不是电子合成音,而是精准如心脏起搏的节奏。

    追光灯突然打下,鼓手扬起的面孔让我摔碎了玻璃杯。

    她眼下那颗褐痣的位置,和苏瑜手术前夜被我吻过的那颗分毫不差。

    林医生,她隔着沸腾的人潮举起鼓棒,腕内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livehouse的《卡农》简介 >livehouse的《卡农》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