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他塞给我取暖的暖宝宝贴着《云雀与月光》金句贴纸,隔着手套仍能摸到凸起的印刷字痕。地铁进站风掀起他围巾,露出内侧手绣的银色云雀,针脚盖住原本的洗衣标。

    梅雨季来得猝不及防,他抱着受潮的剧本来工作室抢救。烘干机嗡鸣中,我们隔着水雾拼凑泡烂的字句。他忽然举起半透明的稿纸对准台灯,水渍形成的阴影恰似两个依偎的剪影。

    苏老师看,他声音混着纸浆的潮湿,连命运都在帮我们作弊。

    我转身取除湿剂的瞬间,窗台蓝风铃突然自鸣。他修补好的《雪国》静静摊开,夹着银箔折的月亮船,船舱里躺着十年前我弄丢的青玉手串。

    **第三章:雾中蝶翼**

    暴雨冲刷着工作室落地窗,江临舟蜷在柚木书柜角落校对分镜脚本。他腕骨硌着《电影语法》精装本,铅笔尾端的樱花橡皮早被咬出月牙痕。

    这里需要特写。他突然起身,薄荷气息拂过我耳后碎发,指尖悬在剧本某处却未触纸页,您眼角微红的模样,应该用35mm镜头从雨帘后偷拍。

    古董钟敲响第十下时,我们困在暴雨中共享充电宝。他卫衣兜里滚出褪色的电影票根,2018年《云雀与月光》改编话剧的座位号,恰是我当年预留的创作者席位。

    茶汤第三次煮沸时,他解开我缠住的翡翠耳坠链。放大镜灯下,他瞳孔映出孔雀石纹路:苏老师颈后的碎发,和签售会那天同样打着小卷。

    市集黄昏的陶瓷摊前,他捧着我挑的骨瓷杯忽然轻笑。杯底釉下彩藏着极小的云雀,与他去年烧制失败的陶艺作业形如孪生。

    午夜急诊室的冷光里,他攥着我过敏起疹的手腕画分镜格。抗组胺药使他眼尾泛潮,笔下却工整标注着:此处应有三秒心跳声渐强。

    我拆开文学奖颁奖礼请柬时,他正给流浪猫包扎受伤的爪子。烫金信封里飘落银杏标本,叶脉间荧光笔标记着我新书里的坐标——正是他公寓的经纬度。

    跨海轮渡震碎月光那夜,他借我挡风的围巾夹层缝着电影胶片。对着船舷灯展开看,竟是这些年我所有作品发布会的观众席录像,每个镜头都停在我微笑的帧数。

    梅子熟透的清晨,门把系着冰镇的话梅糖。琉璃罐里泡着七种语言的《云雀与月光》书页,糖霜结晶在德文版liebe一词上格外厚重。

    暴雨将歇时,他抱着受潮的胶片来抢救。暗红光线下,我们指尖交替掠过显影液,逐渐浮现的却是那年签售会角落,少年攥着青玉手串的模糊侧影。

    **第四章:潮汐刻度**

    修复古籍的台灯将他的睫毛烙在描金宣纸上,江临舟握着镊子夹起百年前的情书残页。松烟墨香气里,他忽然将放大镜转向我腕间的静脉:苏老师的血管里,流淌着宋体字的横竖撇捺。

    台风警报响彻午夜,我们在古籍馆角落拼凑被虫蛀的《西厢记》。他跪坐在青砖地找缺失的页码,后颈发茬沾着不知哪个朝代的尘埃,随呼吸起伏如星群迁徙。

    此处该有红烛。他举起补全的戏本遮住顶灯,暖黄光晕突然染透我的丝质衬衫,您锁骨投在书页上的影子,比原著的相思曲更动人。

    咖啡渍毁掉剧本那日,他竟用茶汁将污渍改绘成逐浪的雀。我握着泛潮的纸页走到落地窗前,发现他正对楼顶风向标调整风筝角度,那素绢上的墨雀与污渍形状完美契合。

    旧琴房重逢梅雨时节,他擦拭我发间水珠的动作像修复古籍。潮湿的《云雀与月光》精装本在他掌心翻开,每处折角都夹着不同年份的银杏叶标本,脉络逐年趋近我签名的弧度。

    颁奖礼后台突发停电,他摸黑为我整理珍珠项链。指尖悬在颈动脉三毫米处轻颤:苏老师今天的香水,和签售会那支柑橘调的前调相差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云雀与月光手札简介 >云雀与月光手札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