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心推荐 第434章
效率,儒法的施展速度堪称迟缓,不过,幸好二圣祭炼神器——儒法幻境时,得到了天道认可,有此限制,才成就了儒法的立根之本。
另一个限制就是伴生而出的经权之辩,此乃约束,本身,儒法的创立就是为了守护人道,虽为守护,其攻伐威力也不容小觑,为了避免被滥用,若有人提出质疑,便可发起经权之辩,强行禁锢术法,待到经权之辩结束,被禁锢的术法要么因施术者败落而崩溃,要么因质疑者认输而壮大。
因此,发起经权之辩,也是有代价的,那便是要接受一旦失败,被天道反噬的后果,而后果便是你将独自承受此术的全部威能,若能承受,你的实力就会被术法强行抽取相应威能,自此境界跌落,实力大损,如果承受不了,那便即刻身死道消,灰飞烟灭。
“章山长,自那日一别,再相见,你我却互为敌手,真乃儒门憾事,章山长曾言:‘道有名言,天地不仁,圣人不仁;儒有警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皇帝者,代天以牧民,圣人曰,执一以为天下牧。
仙、圣、帝,皆源自人,如何前后矛盾,二道分歧?
夫以为,无为自可无视,天生万物,各随其一。
既自认代天,妄加干涉,实施管束,便是承接因果,使蒸民得以活。
’如今方某代天道以解万民之倒悬,却不知同为先圣门徒的你,为何阻我?”
面对方从密拿自己说过的话来攻击自己的立场,章九目却是不为所动,却见他扬手伸出三指,朗声道:“章某此来只有三问,若方兄可予解惑,章某愿受天道反噬,即刻离去,若方兄不慎无可辩驳,也请方兄再行斟酌,勿要掀起唐国内战,给异国可趁之机。”
好家伙,大儒章九目的话宣扬全场,不但引发了儒修阵营的骚动,也让城关之上,守关的仙城卫目瞪口呆,要知道,章九目的大名在北地,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所以,城关上的一众仙城卫却是无法理解,为何一个北海海族出身的大妖,不但没有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