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着一些颜料和画笔,其中一支画笔上还沾着未干的红色颜料,可那颜色却与普通颜料不同,红得过于鲜艳,像是鲜血的颜色。
此时,仵作也赶到现场,开始对尸体进行检查。初步检查结果显示,三位死者的死亡时间都在昨夜子时左右,死因皆是失血过多。赵大人看着地上的尸体,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将凶手绳之以法,还死者一个公道。而那幅神秘的血梅图,也成为了这起血案中最关键的线索,等待着赵大人去揭开它背后隐藏的惊天秘密。
血梅图·初探画室
汴京府尹赵大人负手立于画室中央,檀木梁架投下的阴影在他棱角分明的面庞上交错,衬得那双洞察世事的眼眸愈发深邃。捕头张铁手持牛皮卷宗,正指挥衙役丈量尸身位置,笔尖蘸墨时在宣纸上洇出的晕染,竟与地面暗红血迹形成诡异呼应。
门窗无撬痕,门锁从内扣合。赵大人指尖抚过窗棂铜环,薄茧擦过缝隙发出细微声响,凶手若不是从正门入内,便是...话音未落,他突然俯身,目光如炬般锁定在门槛内侧。那里有几缕浅淡的绒毛,在青灰色石砖上若隐若现,状似棉絮,却泛着暗红污渍。
张铁立即会意,蹲下身子仔细查看:像是衣物蹭落的絮状物,大人,这会不会是凶手留下的赵大人并未急着回答,而是取过一旁竹制画筒,抽出半卷未完成的山水图。宣纸边缘沾染的暗褐色痕迹,竟与门槛绒毛颜色如出一辙。
三具尸身已被白布覆盖,唯有画商陈掌柜的右手仍保持僵直状态,掌心向内蜷曲。赵大人戴起细纱手套,小心翼翼掰开僵硬指节,一枚刻着李记绸缎庄字样的铜质印章滚落在地。张铁见状神色一凛:李记是汴河东岸最大的绸缎庄,与赵文渊素无往来,陈掌柜为何...
查。赵大人将印章收入锦囊,突然注意到王氏夫人染着凤仙花汁的指尖,指甲缝里嵌着些许细碎物。仵作凑近查验,面色微变:大人,这像是花瓣碎屑,只是颜色发暗,不似寻常花卉。
血梅图在烛火摇曳下泛着诡异光泽,赵大人第三次走近细看时,终于发现异常——某片花瓣的晕染中,竟夹杂着极细的金粉。他用银针轻刮,粉末落在白瓷碟上,遇水后泛起淡淡紫色。这正是血梅毒发作时的特征反应,赵大人心中警铃大作,转头吩咐张铁:速去太医院,查最近三个月血梅毒相关药材的采买记录。
画室角落的檀木架上,摆放着赵文渊收藏的砚台与镇纸。赵大人随意扫过,目光却被其中一个青铜镇纸吸引。镇纸底部刻着半阙《卜算子》,字迹与墙上血梅图的落款如出一辙,可词中暗香幽处藏玄机一句,明显被人刻意刮去几个字。
大人!衙役突然在杂物堆中发现一个油纸包,打开后竟是几包干枯的红梅花瓣,包装纸上印着李家药行的徽记。与此同时,张铁从赵文渊的书房带回一叠信笺,其中一封未写完的信上,赫然写着血梅图之事,事关重大...字迹在某处戛然而止,墨迹晕染开来,似是被泪水浸湿。
当夕阳余晖斜照进画室时,赵大人在地板缝隙中发现了关键线索——一枚精致的银质耳坠。耳坠造型是朵并蒂梅,花蕊处镶嵌的红宝石已脱落,只留下暗红锈迹。张铁认得此物:这与李富贵之妻前日在绸缎庄丢失的耳饰极为相似,当时还报了官...
就在众人准备收队时,画师学徒小林突然想起一事:大人,师父曾说过,血梅图的颜料配方是祖上传下来的秘方,其中一味主材料,需要用特殊方法处理...他的声音渐渐低下去,因为赵大人正盯着那幅血梅图,目光落在某处花瓣的纹理上——那里的笔触走向,竟与案发现场王氏夫人指甲缝里的花瓣碎屑纹路完全吻合。
暮色渐浓,画室里的血腥味愈发刺鼻。赵大人命人将血梅图小心取下,在背面发现了暗写的蝇头小字:月圆之夜,真相自现。他摩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