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一章
暮春的崔府花园里,一树树海棠开得正艳。崔晚跪坐在锦垫上,指尖轻轻摩挲着案几上铺开的洒金笺。四周莺声燕语,各家闺秀们正轮流吟诗作对,她却有些心不在焉。
晚妹妹,该你了。身旁的表姐轻轻推了她一下。
崔晚回过神来,见满园子的目光都落在自己身上。她抿了抿唇,提笔蘸墨,略一思索便在纸上写下:
深闺不识边关路,梦里黄沙掩骨枯。
谁道红颜当户牖,亦知铁马踏冰湖。
笔锋一转,最后两句竟带了几分铿锵之意。搁下笔,她听见周围传来几声倒抽冷气的声音。
晚姐儿这诗...知府家的千金用团扇掩着唇,闺阁女子,怎好写这些打打杀杀的词句
就是,女儿家还是该吟风弄月才对。另一人附和道。
崔晚垂下眼帘,长睫在瓷白的脸上投下一片阴影。她早知道会招来非议,却还是忍不住将心中所想诉诸笔端。昨夜偷看父亲书房里的边关军报,那些描述战事的文字在她脑海中挥之不去。
我倒觉得晚妹妹这诗别具一格。表姐林婉打圆场道,前两句写闺阁对边关的想象,后两句转折,道出女儿家也有知晓天下事的胸怀,有何不可
崔晚向表姐投去感激的一瞥。正要开口,却听见一阵脚步声由远及近。
老爷回府了!丫鬟们在园外通传。
闺秀们纷纷整理衣冠。崔尚书一身靛蓝官服大步走入园中,身后还跟着几位朝中同僚。崔晚连忙起身行礼,眼角余光瞥见父亲扫了一眼她案上的诗作,眉头几不可察地皱了一下。
诸位小姐不必多礼。崔尚书声音浑厚,今日小女生辰,承蒙各位赏光。前厅已备好宴席,请移步用膳。
众人陆续离开后,崔尚书却叫住了女儿:晚儿,你随我到书房来。
崔晚心头一紧,默默跟在父亲身后。穿过几重庭院,书房门前那株老梅树已结了青涩的果子。父亲推门而入,她看见案几上堆满了文书和地图。
跪下。
崔晚提着裙摆跪在冰凉的石砖上。崔尚书从袖中取出她方才写的诗,摊在案上。
为父平日纵你读书习字,不是让你在这些场合卖弄才情的。边关战事也是你能妄加议论的
女儿知错。崔晚低声应道,却忍不住又加了一句,只是女儿不明白,为何男子可谈兵事,女子知晓便是越矩
崔尚书目光一凛:好一张利嘴!你可知今日在场的有李侍郎家的夫人本想着让你在众人面前露个脸,好为你和李家公子的婚事铺路,你倒好...
婚事崔晚猛地抬头,父亲何时定的婚事女儿...
住口!崔尚书一拍桌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岂容你置喙
崔晚咬住下唇,不再言语。父亲见她这般模样,叹了口气,从案几抽屉里取出一叠信笺。
既然你如此关心边关之事,这里有个差事交给你。边关守将周将军府上老夫人年迈眼花,周将军又军务繁忙,家书常由幕僚代笔。如今那幕僚调任,为父在朝中举荐了你代为书写家书。
崔晚惊讶地睁大眼睛:女儿代笔这...
你字迹工整,文采尚可,又是女子,写家书再合适不过。崔尚书语气不容置疑,每月一封,内容需经为父过目。记住,只写家长里短,莫要涉及军国大事。
女儿遵命。崔晚低头应下,心中却涌起一丝隐秘的期待。
回到闺房,崔晚推开雕花木窗,让暮春的风吹散一室闷热。丫鬟青杏已备好了笔墨。
小姐真要给边关将军写家书啊青杏一边磨墨一边好奇地问。
崔晚取出一张崭新的洒金笺,用镇纸压平:父亲之命,岂敢不从。
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