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抓获。起初李三矢口否认,但当纪晓岚出示那枚和府铜钱,并暗示刘全已经招供时,李三终于崩溃:是...是和大人指使的!他说事成后给我五百两银子...
三日期限到,太和殿上文武百官齐聚。乾隆高坐龙椅,和珅站在最前排,神色不安。
纪晓岚押着李三上殿:皇上,臣已查明玉如意失窃真相。此人李三,受和珅大人指使,潜入臣府盗窃御赐之物,意图陷害为臣。
朝堂上一片哗然。和珅厉声喝道:大胆纪晓岚!竟敢污蔑朝廷重臣!这李三分明是你找来诬陷本官的!
纪晓岚不慌不忙:和大人稍安勿躁。李三已招供,赃物藏于和府后花园假山下。皇上可派人搜查。
乾隆目光锐利:和珅,可有此事
和珅面如土色:皇上明鉴!臣...臣...
不等他说完,乾隆已派侍卫前往和府。不到一个时辰,侍卫回报:禀皇上,在和府假山下找到了玉如意,还有...还有其他几件宫中失窃的珍宝。
朝堂上顿时炸开了锅。和珅扑通跪地:皇上饶命!臣...臣是一时糊涂啊!
乾隆龙颜大怒:和珅!你身为朝廷重臣,竟敢监守自盗,还陷害忠良!该当何罪
纪晓岚适时进言:皇上息怒。和大人或许只是一时糊涂。念在他往日功劳,不如从轻发落
乾隆深深看了纪晓岚一眼,沉吟道:和珅罚俸三年,降二级留用。所盗珍宝悉数归还。至于李三,流放宁古塔,永不赦回!
退朝后,和珅在宫门外拦住纪晓岚,眼中满是怨毒:纪晓岚,你好手段!不过你别得意,咱们走着瞧!
纪晓岚淡然一笑:和大人,多行不义必自毙。纪某随时恭候。
回到府中,纪晓岚翻开那本野史笔记,提笔写道:乾隆三十五年秋,和珅设局陷害,反自食其果。然其根基深厚,仅受薄惩。日后必再兴风浪,不可不防...
窗外,秋风扫落叶,一片肃杀。纪晓岚望着和府方向,轻声自语:山雨欲来风满楼啊。
当夜,纪府围墙外闪过几道黑影。但他们不知道,纪晓岚早已命人在墙根下撒了一层细沙。次日清晨,他仔细查看那些杂乱的脚印,又在本子上记下几笔...
天书案
乾隆三十六年的春天,本该是京城最热闹的时节,却因一桩奇事闹得满城风雨。一夜之间,各大书院、茶楼、甚至贡院外墙,都出现了神秘的天书——上面赫然写着今年科举的预测考题。
纪晓岚正在翰林院审阅文书,忽见一群举子围在院外墙边议论纷纷。他走近一看,墙上用朱砂写着《论语》中的一段话,旁边标注:今科首题。
纪大人!一位年轻举子认出了他,这天书突然出现,莫非真是上天预示
纪晓岚仔细查看那些字迹,眉头微皱:字是新写的,墨迹未干透,何来天书之说
他刚说完,一名太监匆匆赶来:纪大人,皇上急召!
乾清宫内,乾隆面色阴沉如铁。和珅站在一旁,眼中闪烁着难以捉摸的光芒。
臣纪晓岚,叩见皇上。纪晓岚行礼如仪。
乾隆拍案怒道:京城天书之事,纪爱卿可知道了
臣刚刚得见。
科举乃国家大典,岂容此等妖言惑众!朕命你三日之内查明真相,否则这些举子全部取消考试资格!乾隆显然怒不可遏。
和珅突然出列:皇上,此事蹊跷,恐非人力所为。臣建议请白云观...
荒唐!乾隆厉声打断,纪爱卿,朕只要你查个水落石出!
退朝后,和珅拦住纪晓岚,假惺惺地说:纪大人,此事关系重大,需要什么协助尽管开口。
纪晓岚淡然一笑:多谢和大人美意。不过既然可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