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的传说写成文字。

    渐渐地,这个关于田螺姑娘的故事传遍了四方。每年七夕,都有远道而来的游人守在河边,期待能见证传说中的相会。村庄因此变得热闹起来,村民们开起了茶馆、客栈,生活越来越富足。

    又是一个七夕之夜。已经成为村里教师的年轻人带着学生们来到河边。他指着波光粼粼的河面说:看,那就是田螺姑娘曾经出现的地方。

    一个小女孩仰起脸问:老师,他们真的每年都见面吗

    年轻人微笑着点头:只要还有人记得这个故事,他们的爱情就永远不会消失。

    夜风轻拂,河面上突然泛起一片银光。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仿佛看见两道身影在月光下相视而笑。但定睛看时,又只剩下粼粼波光。

    年轻人知道,有些故事不会结束,它们会化作星光,化作流水,永远流淌在时间里。就像这条河,日复一日地向前奔流,却始终记得每一个经过它的故事。

    时光荏苒,转眼又是二十年过去。当年留在村里的年轻人已步入中年,村里人都亲切地称他为诚老师。他娶了村里最勤劳的姑娘,生了一双儿女,却始终没有忘记将祖父和田螺姑娘的故事讲给孩子们听。

    这年夏天,一场罕见的暴雨袭击了小镇。河水暴涨,冲毁了沿岸的房屋。就在人们惊慌失措时,一个奇异的现象发生了——洪水在流经阿诚和田螺姑娘相会的亭子时,竟自动分成了两股,绕开了这座古老的建筑。

    雨过天晴后,人们在亭子下方发现了一块青石板,上面刻着古老的符文。诚老师认出那是田螺姑娘留下的印记。更令人惊奇的是,当阳光照射在石板上时,河水中浮现出无数晶莹的气泡,每个气泡里都闪烁着细小的画面——那是阿诚和田螺姑娘相处的点点滴滴。

    消息传开后,各地学者纷纷前来研究。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学者抚摸着石板,激动地说:这是精灵的祝福啊!这块石板凝聚了田螺姑娘对这片土地最深沉的爱。

    诚老师决定将这块石板的故事写入地方志。在整理资料时,他在祖父的旧木箱底部发现了一本发黄的日记。翻开泛黄的纸页,里面记录着阿诚晚年每天对田螺姑娘说的话。最后一页写着:今日又见河面闪光,知你安好,我便心安。

    看着这些字迹,诚老师突然明白了什么。第二天清晨,他带着学生们来到河边,指着亭子说:真正的爱情不一定要长相厮守。像阿诚和田螺姑娘这样,即使不能相见,却始终把对方放在心里,也是一种永恒。

    从那天起,这座亭子成了镇上年轻情侣最爱去的地方。他们说,在这里许下的心愿特别容易实现。而每到七夕之夜,河面上依然会泛起神秘的微光,仿佛在诉说着那个跨越了时空的约定。

    多年后,当诚老师的孙子好奇地问起田螺姑娘是否真的存在时,老人望着波光粼粼的河面,轻声回答:重要的不是故事是否真实,而是我们愿意相信什么。你看,这条河还在流淌,这份爱就永远都在。

    又是一个百年轮回,小镇早已变成了繁华的旅游胜地。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唯有那座古老的亭子依然静静地伫立在河边,被精心保护着,成为城市里最著名的爱情地标。

    一个下着细雨的清晨,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妇人撑着油纸伞来到亭前。她颤抖的手抚摸着斑驳的亭柱,眼中泛起泪光。导游小姐好奇地上前询问,老妇人从怀中取出一个绣着七彩螺纹的香囊:六十年前,我在这里遇见了他...

    原来在六十年前的七夕,一对年轻人在亭中相遇。女孩是来采风的画家,男孩是研究民俗的研究生。他们被彼此吸引,却因种种原因最终分离。临别时,男孩送给女孩这个香囊,说里面装着田螺姑娘祝福过的河沙。

    后来他去了海外,我们失去了联系。老妇人望着河水,但我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新编田螺姑娘简介 >新编田螺姑娘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