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一单在哪、怎么更快送到的陈星凌了。
脑袋里装的东西多了,沉甸甸的。
有小明的脸,有赵涛扭曲的表情,还有那些老街坊的叹息。
这些玩意儿,比催单的电话还让人忘不掉。
我经历了正常人一辈子也碰不上的怪事,从鬼门关前溜达了一圈回来。
还顺手把一个藏了多年的秘密给捅了出来,让一个可怜的朋友能闭上眼。
见识了人心能有多黑,也知道了朋友这两个字的分量,更明白了执念这东西有多要命。
当然,也发现原来我这种普通人,逼急了也能干点人事。
桌上的风筝挂坠躺在那儿,被窗帘缝隙漏进来的光照着。
我把它捡起来,挂回脖子上,冰凉的触感很真实。
这小东西,现在更像是个勋章,或者说,是个教训
提醒我别好了伤疤忘了疼。
我的生活轨迹,确实被那个见鬼的订单给带偏了。
现在算是明白了,有时候人心里的鬼,比真鬼难缠多了。
小明的执念是被逼出来的,赵涛的,纯粹是自己作的。
闲下来的时候,我试着把那些事敲进电脑里,名字全换了,地点也模糊处理。
纯粹是想给自己留个念想,省得以后老了痴呆了,连自己吹牛逼的素材都没有。
结果发到网上,炸了。
评论区说什么的都有,有人喊大神求带,有人分析得头头是道,说我隐喻了社会现实。
还有个哥们儿留言:编,接着编,写得跟真事儿似的,就是主角送外卖有点出戏,换个霸道总裁不好吗
我看着那条评论,差点把刚喝的水喷出来。
霸道总裁他知道个屁。
不过,小明的故事,那个被遗忘的角落,确实有更多人知道了,这就够了。
还真有不怕死的记者找上门,顺着我给的线索往下挖。
后来新闻上看到报道,老城区那摊子烂事被翻了个底朝天。
赵涛进去只是个开始,后面跟着倒了一串。
看到那些名字被打上马赛克出现在电视里,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有点解气,又有点不是滋味。
我没觉得自己成了什么人物,该送外卖还是送外卖。
风里来雨里去,赚的还是辛苦钱。
偶尔会把一部分钱,悄悄转给几个看起来靠谱的公益组织,帮帮那些留守的孩子。
不多,但至少能让某个像小明那样的孩子,少挨点饿,或者多读几本书。
做这些的时候,心里踏实。
现在送餐经过那些老破小或者待拆迁的楼,偶尔会多看两眼。
那些斑驳的墙,晾在外面的花花绿绿的衣服,好像都在无声地讲着故事。
以前觉得这些地方晦气,现在却觉得,里面住着的,都是活生生的人,各有各的难处。
我开始试着给家里打打电话,虽然每次还是尬聊几句就挂,但总算开了个头。
也试着跟同行多聊几句,以前觉得他们吵闹,现在觉得,有人说说话也挺好。
兜里还是没几个钱,生活也谈不上多精彩。
但确实感觉不一样了,腰杆好像能挺直一点了。
不再是随波逐流,好像知道自己该往哪儿使劲了。
想想都觉得魔幻,一切都从那个该死的、不,也许是幸运的订单开始。
它把我踹进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让我把这辈子没见过的离奇事都见了一遍。
也让我明白了,勇气这东西,不是天生的,是逼出来的。
脖子上的风筝挂坠有时候会硌着皮肤。
累了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