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中奴仆。
紧接着,她重新核定了各宫份例,力求公平公正,对于品阶低微、不受宠的妃嫔,也给予了应有的体面和照拂,一改往日皇后和华贵妃治下,要么刻薄寡恩、要么拉帮结派的风气。
一次,两位份位不高的才人因争抢一件贡缎起了口角,闹到苏娆面前。搁在以前,这等小事多半被斥责或各打五十大板了事。苏娆却耐心听完双方陈述,并未立刻定罪,反而温言询问起她们的日常用度。
【系统:是否消耗10积分,使用洞察人心读取双方真实想法】
苏娆心中默念:否。她更想凭自己的判断。
她发现,其中一位才人家境贫寒,入宫后又不得宠,份例本就微薄,对那匹贡缎确实有实际需求;而另一位则家境尚可,更多是出于争强好胜之心。
苏娆并未偏袒,而是命人取来两匹质地同样上乘、但花色不同的缎子,温和道:贡品稀少,难免惹人喜爱。但姐妹情谊更为珍贵。这匹姚黄颜色鲜亮,适合张才人你这样活泼的性子;这匹月白素雅,与李才人你温婉的气质正相配。你们看,这样可好
两位才人见皇贵妃不仅没怪罪,反而体贴入微地为她们考虑,顿时羞愧不已,连忙谢恩,之前的争执也烟消云散。
此事传开,后宫众人对苏娆的敬畏之中,又多了几分信服。她们发现,这位新晋的皇贵妃,不仅聪慧,更难得的是拥有一颗公允之心。
苏娆的行事作风,萧景珩都看在眼里。他发现,将后宫交给苏娆打理,是他做得最正确的决定之一。她总能用看似柔和、实则有效的手段,将纷繁复杂的后宫梳理得井井有条,让他省去了许多烦心事。
除了处理宫务,苏娆还将一部分精力放在了年仅七岁的太子萧承启身上。太子生母早逝,之前名义上养在皇后膝下,实则备受冷落,性子有些怯懦寡言。
苏娆并未试图扮演母亲的角色,而是以一位温和长辈的身份,关心他的学业,引导他的心性。她会陪太子读书,用浅显易懂的故事,给他讲解历史典故中的为君之道;她会带他在御花园散步,教他认识花草,观察自然,培养他的观察力和同理心。
一日午后,御书房。萧景珩处理完政务,感到有些疲惫,便踱步至窗前,恰好看到苏娆正带着太子在院中的一方小池塘边观察蝌蚪。
你看,它们现在还是一团墨点,奋力摆着尾巴,苏娆的声音温柔而耐心,但只要给它们时间和适宜的环境,它们就会慢慢长出四肢,变成能在水陆自由跳跃的青蛙。这就像治国,太子殿下,百姓如同这水中的生灵,需要的是耐心引导和休养生息,而非一味催促或严苛对待。给他们空间,他们便能展现出蓬勃的生机。
太子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眼中却闪烁着好奇和思索的光芒。
萧景珩站在窗内,静静地看着这一幕,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从未见过太子如此专注而放松的模样。苏娆教导的,并非死板的圣贤道理,而是蕴含在生活细节中的智慧和仁爱。这正是他希望继承人拥有的品质。
他看向苏娆的目光,越发柔和。这个女子,不仅美丽聪慧,更有着远超他想象的胸襟和格局。
两人的关系,在这些日常相处中,悄然发生着质变。
萧景珩来承乾宫的次数越来越多,有时是商议宫务,有时只是单纯地想和她说说话。
他会和她讨论前朝的奏折(在不泄露核心机密的前提下),听取她的看法。苏娆凭借系统提供的宏观信息和自己的现代思维,总能提出一些新颖独到的见解,令他刮目相看。
他们不再刻意回避纯元皇后的话题。有时,萧景珩会谈起过去与婉音相处的点滴,语气中有怀念,但更多的是释然。苏娆则安静地倾听,偶尔表达自己的理解。她知道,只有正视过去,才能